胰島素是由胰臟內的胰島細胞受內源性或外源性物質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種蛋白質激素。胰島素是機體內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同時促進糖原、脂肪、蛋白質合成。外源性胰島素主要用來糖尿病治療。人胰島素是由胰島細胞所分泌,可調節體內血糖濃度,是人體內唯一具有降血糖的激素。人胰島素由含有21個氨基酸的A鏈和含有30個氨基酸的B鏈通過二硫鍵連接在一起,胰島素通過刺激外周葡萄糖攝取降低血糖,特別是通過骨骼肌和脂肪,和通過抑制肝臟葡萄糖產生。
我國胰島素市場已實現了高速增長,但參照發達國家的市場發展歷程,國內市場仍有很大的發展潛力。據統計,2022年受集采降價影響,我國胰島素藥物市場規模下跌至220.43億元,其中三代胰島素占比66%,份額下降7個百分點,三代胰島素市場占比下滑主要系三代胰島素集采整體降價幅度大于二代胰島素所致。
為確保胰島素行業數據精準性以及內容的可參考價值,我們研究團隊通過上市公司年報、廠家調研、經銷商座談、專家驗證等多渠道開展數據采集工作,并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業各個領域,使從業者能夠從多種維度、多個側面綜合了解胰島素行業的發展態勢,以及創新前沿熱點,進而賦能胰島素從業者搶跑轉型賽道。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中國胰島素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根據國家醫保研究院提供的數據,胰島素注射液每升2萬元,被稱為世界上最貴的液體之一。中國的過億糖尿病患者中,有超1000萬人依賴胰島素,按照集采前國內二代胰島素每支35元到50元,三代胰島素每支70元到240元的價格,平均每位患者每年的胰島素費用在2000元至1萬元之間。全國每年花在胰島素上的費用超過200億元,醫保也承擔較大支出。
糖尿病患者具有高依從性和粘性,長期用藥需求會使得其對胰島素產品的品牌轉換態度傾向于保守。
胰島素是由胰臟內的胰島β細胞受內源性或外源性物質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種蛋白質激素。胰島素是機體內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同時促進糖原、脂肪、蛋白質合成,外源性胰島素主要用于治療糖尿病。
在巨大市場需求之下,實現胰島素研發的突破成為業內共同愿景,近期相關創新產品上市申請獲國家藥監局受理的消息備受市場關注。
今年8月18日,業內流傳一份關于征求《國家組織胰島素集中帶量采購方案(征求意見稿)》(簡稱《征求意見稿》)的函。根據這份函,今年9月將啟動胰島素集采相關工作,2022年初執行,采購周期為兩年。
生物制藥的主要生產工藝為微生物發酵或采用真核、哺乳動物細胞表達系統進行重組蛋白質的生產。胰島素行業上游行業主要涉及酵母粉、葡萄糖、有機化合物、無機鹽等原輔材料以及內外包裝材料的生產企業。發酵生產中所使用的菌種或細胞系均由各制藥企業自身研發培養,而上述物料基本為標準工業產品,具有生產廠家眾多、市場競爭充分、貨源穩定的特點。胰島素行業的下游行業為醫院和醫藥零售企業。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提高和重大慢性疾病發病率的上升使生物制品的需求持續保持快速增長。
胰島素行業市場機遇分析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支持,居民收入水平增長,人口老齡化加速以及人民健康意識增強等因素推動下,我國醫藥工業繼續蓬勃發展,行業規模持續擴大,同時醫藥改革深入推進,多項政策陸續推出,監管規范化程度進一步提升,引導、推動醫藥行業進入加快創新驅動發展、推動產業鏈現代化、更高水平融入全球產業體系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2021年11月,國家組織藥品聯合采購辦公室發布《全國藥品集中采購文件(胰島素專項)(GY-YD2021-3)》,開展第六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采購(胰島素專項)工作。國家組織藥品聯合采購辦公室2022年1月通知要求“本次胰島素專項集采中選結果于2022年5月開始實施,具體執行日期以各地發布通知為準。”本次集采周期為2年,自各地中選結果實際執行日起計算。
國內胰島素龍頭企業甘李藥業(603087)表示,隨著胰島素集采政策的推進,胰島素使用滲透率有望進一步提升,國內胰島素市場也將進入良性發展格局。
一直以來,外資品牌在國內胰島素市場占據主導地位,諾和諾德、禮來、賽諾菲“外資三巨頭”市場份額合計占比84%。但近年來甘李藥業、通化東寶、聯邦制藥等本土藥企的崛起也在蠶食外資巨頭們的市場。在競爭格局上,我國的胰島素市場目前由原研藥廠商諾和諾德、禮來、賽諾菲,以及國產廠家甘李藥業、通化東寶、聯邦制藥維持“3+3”格局。
特別是隨著第六批國家集采(胰島素專項)落地,將進一步沖擊進口胰島素品牌的壟斷地位。業內人士認為,此次集采降價幅度較大,有助于國內龍頭企業搶占市場,行業競爭格局有望優化。
未來,想了解關于更多胰島素行業專業分析,可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中國胰島素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