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機械即為各類建筑工程和施工任務所必需的機械設備統稱。它們廣泛應用于土方工程、石方工程、移動式起重裝卸工程及多種建筑工程的綜合機械化施工中,同時也涵蓋與上述工程相關的工業生產過程的機械化作業。
隨著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基礎設施建設從傳統新建向存量改造、更新升級和精細化管理轉變,為工程機械行業帶來新需求。同時,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如5G基站、數據中心、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等,也為行業創造新增長點。
1、全球競爭格局
美國
作為全球工程機械發展的先驅,美國從蒸汽機驅動時代起便引領行業發展,直至如今的智能化、自動化時代,始終占據領先地位。卡特彼勒等美國巨頭在全球市場占據顯著份額,憑借先進的技術和可靠的質量,在挖掘機、裝載機、平地機、推土機等多個領域展現強大競爭力。
日本
日本工程機械行業起步于20世紀50年代,現已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生產國。小松制作所、三菱重工業、川崎重工業、日立建機等日本企業,通過技術引進、模仿創新到自主研發,國際知名度高,市場份額大,尤其在挖掘機、起重機領域表現卓越。
德國
德國是世界工程機械制造業的第三大強國,產品種類豐富,市場細分度高,全面覆蓋建筑工程各領域。利勃海爾集團、O&K、德馬格等德國企業,注重與用戶溝通,精于細節,產品質量和性能卓越,在工程起重機、路面機械、混凝土機械等領域享有盛譽,并向全球輸出設計制造技術。
中國
中國工程機械行業起步較晚,但自改革開放以來,迅速進入高速發展期。如今,中國已成為工程機械生產大國,產品涵蓋鏟土運輸機械、挖掘機械、起重機械等二十大類產品。徐工機械、三一重工、中聯重科等企業躋身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50強,憑借性價比優勢,國際市場份額逐漸擴大。
2、國內競爭格局
龍頭企業引領
國內工程機械市場競爭激烈,徐工集團、三一重工、中聯重科等龍頭企業憑借技術研發、產品質量、品牌影響力、銷售渠道等優勢,占據較大市場份額,主導行業發展。這些企業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推動產品升級,提升市場競爭力,并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增強國際影響力。
中小企業并存
眾多中小企業也在市場中尋求發展,技術水平、產品質量、生產規模各異,主要聚焦中低端產品市場。通過差異化競爭、專業化生產,在細分領域或特定區域市場中求得生存和發展。
1、技術創新與升級
智能化浪潮
隨著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的飛速發展,工程機械正加速向智能化邁進。智能化工程機械能自主感知、決策、控制和遠程監控,提高施工效率和質量,降低人工成本和安全風險。例如,智能挖掘機能感知挖掘對象信息,自動調整挖掘力度和角度;智能起重機可實現自動吊裝、精準對位。
電動化趨勢
環保政策推動下,電動工程機械迎來廣闊發展空間。電動工程機械零排放、低噪音、低振動,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目前,電動挖掘機、裝載機、叉車等產品已推向市場,未來應用范圍將進一步擴大。
數字化轉型
數字化技術貫穿工程機械設計、生產、銷售和服務全過程。數字化平臺實現虛擬設計、仿真分析、智能制造和遠程運維,提高企業生產效率和管理水平,提升產品質量和可靠性。同時,數字化技術為用戶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售后服務,增強用戶體驗。
2、產品結構優化
高端化趨勢
高端工程機械產品需求不斷增加,企業加大高端產品研發和生產投入,提高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大噸位、高性能起重機,大型液壓挖掘機,高端混凝土機械等產品成為競爭焦點。
成套化供應
為滿足一站式解決方案需求,企業注重成套化供應能力。通過整合產業鏈資源,提供挖掘、裝載、運輸、起重、混凝土施工等成套工程機械產品及服務,提高用戶施工效率和經濟效益。
3、市場需求變化
全球經濟復蘇和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加速,推動工程機械海外市場需求持續增長。中國工程機械企業憑借性價比高、技術性能提升等優勢,海外市場份額將進一步擴大。此外,“一帶一路”倡議推進下,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合作為中國工程機械企業提供更廣闊市場空間。
4、產業融合與協同發展
工程機械企業向服務提供商轉型,開展設備租賃、售后服務、金融支持等增值服務,拓展業務領域,提高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同時工程機械行業加強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合作與協同,形成產業聯盟或合作共同體。整合產業鏈資源,實現優勢互補,提高整體效率和競爭力。
想要了解更多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工程機械行業競爭格局及“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