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旅游人均消費創歷史新高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旅游行業作為拉動消費、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國內旅游發展年度報告2024》顯示,去年國內旅游人數穩步提升,國內旅游人均消費創歷史新高,特種兵旅游、療愈旅游、夜間旅游、候鳥旅居、避暑避寒等旅游新方式持續涌現。中國國內旅游人數穩步提升,2024年國內出游人次56.15億,比2023年增加7.24億人次,增長14.8%。
國內旅游人均消費創歷史新高,2024年國內旅游人均每次旅游消費1024.04元,比2023年增長2.0%。其中,城鎮居民人均每次旅游消費1128.15元,農村居民人均每次旅游消費666.67元。
圖表:2011-2024年國內旅游人均每次旅游消費
圖源:中國旅游研究院
中國旅游研究院的調查顯示,45.5%的游客重視行程中的美食體驗,59.2%的游客愿意在旅行中更加深入了解目的地美食文化。游客對美食體驗和美食文化的關注度日益提升,為旅游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1、市場規模與消費升級
國內旅游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旅游人數和旅游收入持續增長。人均消費的提高表明消費者不再滿足于傳統的走馬觀花式旅游,而是更加注重旅游的品質和體驗。旅游消費逐漸從觀光型向休閑度假型轉變,高端旅游產品和定制化旅游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加。
2、新興旅游方式興起
特種兵旅游以其高強度、高效率的特點受到年輕游客的喜愛,他們在短時間內打卡多個景點,追求一種極致的旅游體驗。療愈旅游則滿足了人們在快節奏生活中對身心健康的需求,通過旅游來放松身心、緩解壓力。夜間旅游豐富了游客的旅游體驗,延長了旅游消費時間,成為旅游城市新的經濟增長點。候鳥旅居和避暑避寒旅游則迎合了人們對舒適氣候和健康生活的追求,促進了旅游目的地的季節性均衡發展。
3、美食旅游成為新熱點
美食作為旅游體驗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受到游客的重視。調查顯示,45.5%的游客重視行程中的美食體驗,59.2%的游客愿意在旅行中更加深入了解目的地美食文化。這使得美食旅游成為旅游行業的新熱點,各地紛紛推出以美食為主題的旅游線路和活動,將美食與文化、歷史、民俗等元素相結合,吸引了大量游客。
4、數字化與智能化發展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廣泛應用,旅游行業的數字化和智能化程度不斷提高。在線旅游平臺的興起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旅游預訂服務,智能導游、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的應用豐富了游客的旅游體驗。同時,旅游企業也通過數字化手段進行精準營銷和管理,提高了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
5、區域發展不平衡
盡管國內旅游市場整體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但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仍然存在。東部沿海地區和一些旅游熱點城市的旅游資源豐富,旅游設施完善,旅游市場成熟,而中西部地區和一些偏遠地區的旅游發展相對滯后。此外,城鄉之間的旅游發展差距也較為明顯,農村旅游市場有待進一步開發。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旅游業深度全景調研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分析:
綜合以上國內旅游行業的發展現狀,我們可以看到旅游市場在規模、消費、產品和技術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進步。然而,行業的發展也面臨著一些挑戰,如區域發展不平衡、旅游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等。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需要深入分析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以便更好地把握機遇,應對挑戰。從當前的市場需求和技術發展趨勢來看,旅游行業將朝著更加個性化、多元化、智能化和綠色化的方向發展。美食旅游作為旅游行業的新熱點,也將在未來的發展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成為推動旅游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接下來,我們將詳細探討國內旅游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
1、個性化與定制化旅游需求增長
隨著消費者旅游經驗的不斷豐富和消費觀念的日益成熟,他們對旅游產品和服務的個性化需求越來越高。未來,旅游企業將更加注重根據游客的興趣、偏好和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旅游方案。例如,針對美食愛好者推出深度美食體驗游,包括參觀當地的食材市場、學習烹飪當地特色美食等;針對親子家庭推出親子主題旅游線路,安排適合兒童的旅游活動和景點。
2、旅游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
旅游行業將與文化、體育、健康、農業等產業進行深度融合,形成多元化的旅游產品和服務。美食旅游作為旅游與餐飲文化的融合,將進一步拓展其內涵和外延。例如,將美食與文化遺產相結合,開發美食文化旅游線路,讓游客在品嘗美食的同時,了解當地的歷史和文化;將美食與農業旅游相結合,開展采摘、農耕體驗等活動,讓游客親身體驗農產品的生產過程,增加旅游的趣味性和參與性。
3、智能化旅游服務普及
隨著5G、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不斷發展,智能化旅游服務將得到更廣泛的應用。智能導游、智能客服、智能交通等系統將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個性化的服務。例如,游客可以通過手機APP獲取實時的旅游信息、導航和講解服務;旅游景區可以利用物聯網技術實現智能票務、智能安防和智能環境監測等。
4、綠色旅游成為主流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提高,綠色旅游將成為未來旅游行業的主流發展方向。旅游企業將更加注重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推廣綠色旅游產品和服務。例如,開發生態旅游景區,鼓勵游客采用低碳出行方式,提供環保型的住宿和餐飲服務等。同時,游客也將更加傾向于選擇對環境友好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方式。
5、國際旅游市場復蘇與競爭加劇
隨著全球疫情的逐漸得到控制,國際旅游市場將逐步復蘇。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旅游市場之一,將面臨來自國際旅游市場的競爭和機遇。國內旅游企業需要加強品牌建設和市場營銷,提高國際競爭力,吸引更多的國際游客。同時,也需要加強與國際旅游市場的合作與交流,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技術,推動國內旅游行業的國際化發展。
國內旅游行業在過去幾年取得了顯著的發展成就,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新興旅游方式不斷涌現,美食旅游成為新熱點,數字化和智能化程度不斷提高。然而,行業發展也面臨著區域發展不平衡、旅游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等挑戰。未來,國內旅游行業將朝著個性化、多元化、智能化和綠色化的方向發展,旅游與其他產業的融合將更加深入,國際旅游市場的競爭也將日益加劇。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和機遇,旅游企業需要加強創新能力,提高服務質量,滿足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政府部門也需要加強政策引導和支持,加大對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和旅游公共服務的投入,促進區域旅游協調發展。同時,還需要加強旅游人才培養,提高旅游行業的整體素質。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國內旅游行業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未來,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想要了解更多旅游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旅游業深度全景調研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報告對中國旅游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進行了分析,并重點分析了我國旅游行業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報告將幫助旅游企業、學術科研單位、投資企業準確了解旅游行業最新發展動向,及早發現旅游行業市場的空白點,機會點,增長點和盈利點……準確把握旅游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旅游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形成企業良好的可持續發展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