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熱能作為一種非碳基、清潔能源,具有穩定連續輸出的優勢,對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的發展目標具有重要價值。近年來,我國地熱能的開發利用發展加快,成效顯著。
地熱能“家族龐大”,通常說的地熱能是指賦存于地球內部巖土體、流體和巖漿體中且能夠被人類開發和利用的熱能,包括土壤源、地下水源和地表水源3類淺層地熱能,以及水熱型中深層地熱能和干熱巖地熱資源。
地熱能資源的利用有多種形式,如發電、供熱、制冷,甚至制取高于自身溫度的低壓蒸汽,尾水可以提取稀有礦物元素,并且可以通過梯級利用實現多種功能,大幅提高利用率。同時,地熱能不受季節、氣候、晝夜變化等外界因素干擾,穩定性極強。中國是世界上開發利用地熱能資源最早的國家之一,驪山湯等溫泉的利用可追溯至先秦時期。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基本建立了一套基于氣體、水和巖石的化學與同位素等地球化學方法,可用于地熱能異常區判定、熱儲溫度估算、地熱水成因推斷、結垢與腐蝕作用預測等。四是鉆井技術取得很大進步。
地熱能的應用領域廣泛,主要包括供暖、制冷、發電等。其中,供暖是地熱能最主要的應用領域之一。2023年,我國地熱能行業市場規模約為879億元。2024年以來,在國內利好政策扶持、市場需求不斷增長、產業技術持續優化等多重因素的帶動下,我國地熱能行業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提升,達到958億元左右。
我國地熱資源利用以直接利用為主,連續多年位居世界首位。根據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中國地熱能直接利用能力折合100.2GW,截至2022年底,該數據仍為100.2GW;而到了2023年,中國地熱能直接利用能力折合約110.22GW。地熱能的直接利用方式多樣,包括地熱供暖、地熱制冷、地熱干燥、溫泉洗浴和地源熱泵等。其中地熱供暖是最主要的應用方式。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地熱能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戰略分析報告》顯示:
截至2022年,中國累計建成的地熱發電裝機容量約為59.6MW,然而由于各種原因目前實際運行的不足20MW。不過,根據預測,到2025年底,地熱發電裝機量有望突破100兆瓦。同時,國家能源局也提出了到2025年,全國地熱能發電裝機容量比2020年翻一番的目標。我國高溫地熱資源主要分布在西藏地區,這些地區具有發展地熱發電的良好條件。此外,在川西、滇西等地區也有豐富的地熱資源,適合發展中高溫地熱能發電工程。
國家能源局發布了《關于促進地熱能開發利用的若干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出了到2025年地熱能供暖(制冷)面積比2020年增加50%的目標,并在資源條件好的地區建設一批地熱能發電示范項目。同時,還提出了穩妥推進地熱能發電示范項目建設、出臺電價或相關支持政策等措施。
地方政府也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地熱能開發利用的政策措施。例如,河北省人民政府與國家發展改革委共同印發了《關于推動雄安新區建設綠色發展城市典范的意見》,提出要開展綠色能源綜合利用試點示范項目建設,推動可再生能源綜合開發利用。
隨著國家對清潔能源的重視和政策的扶持,以及市場需求的不斷增長,地熱能行業的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創新,地熱能的開發利用效率將不斷提高,成本將逐漸降低,從而進一步推動地熱能行業的發展。
綜上所述,我國地熱能行業市場現狀呈現出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開發利用方式多樣、政策環境良好以及發展趨勢向好的特點。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政策的持續扶持,地熱能行業有望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4-2029年中國地熱能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戰略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