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劇,智慧養老行業正逐漸成為解決養老問題的重要途徑。智慧養老通過融合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和個性化的養老服務。
智慧養老行業正處于快速發展期,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發展潛力。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政策的持續支持,智慧養老行業將為老年人提供更加優質、便捷、高效的養老服務。
然而,智慧養老行業仍面臨技術產品供給不足、融合應用不夠、產業公共服務能力薄弱等問題。為解決這些問題,政府和企業需要共同努力,加強合作與創新,推動智慧養老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通過構建開放、共享的養老服務生態,智慧養老行業將能夠更好地滿足老年人的多樣化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為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提供有力支持。
一、智慧養老行業的現狀
1. 市場規模與增長
近年來,智慧養老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據中研普華產業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智慧養老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智慧養老市場規模已增長至6萬億元以上,其中居家智能養老模式下的市場規模占比達52.9%,社區智能養老和機構智能養老所占的市場規模比例分別為26.5%和20.6%。
2. 政策支持與推動
政府高度重視智慧養老行業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推動其加快發展。例如,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明確提出要打造智慧健康養老新業態,并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在養老場景中的應用。
自2011年起,我國逐步出臺了智慧養老相關政策,標志著養老領域向智能化、科技化方向轉型。進入“十四五”規劃時期,國家更是進一步明確發展方向,提出要“積極開發老齡人力資源,發展銀發經濟”,將其作為應對老齡化社會的重要策略。
3. 技術應用與創新
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智慧養老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智能穿戴設備、健康管理類設備、便攜式健康監測設備、自助式健康檢測設備、智能養老監護設備和家庭機器人等新產品不斷涌現,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養老服務。
例如,智能穿戴設備市場規模在2023年已增長至934.7億元,成為智慧養老行業最主要的細分產品服務市場。此外,醫用睡眠監測儀等智能養老設備的購買需求也在加速增長。
4. 產業鏈構成與發展
智慧養老產業鏈上游包括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的研發與硬件設備的供應;中游則聚焦于智慧養老產品及服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涵蓋健康管理、輔助器具、監護設備等多個領域;下游則面向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等多樣化需求市場。
從我國智能養老設備產業鏈企業區域分布來看,廣東、江蘇、山東等經濟發達地區是我國智能養老設備企業分布較為集中的地區,此外,安徽、浙江、遼寧等地同樣分布有一定數量的智能養老設備企業。
5. 市場需求與特點
截至2023年底,全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9697萬人,占總人口的21.1%,其中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1676萬人,占總人口的15.4%。人口老齡化是我國今后較長一段時期的基本國情。
老年人需求的異質性給產品研發帶來更高要求。例如,日本的養老產品雖然多為“小作坊”生產,但由于針對性很強,適合不同老人的身體狀況和需求,因此發展較好。中國的智慧養老產品也需要注重“小而美”,以滿足不同老年人的特定需求。
1. 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預計未來幾年內,中國智慧養老市場規模將保持高速增長態勢。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劇和老年人消費觀念的轉變,智慧養老市場的規模將持續擴大。
智慧養老的應用場景已經從最初的健康管理、緊急救援等領域擴展到居家安全、遠程健康監測、綜合健康管理等多個方面。同時,互聯網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進程加速,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友好、便捷的服務體驗。
2. 技術創新與應用深化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更多創新技術將應用于智慧養老行業。例如,智能機器人、虛擬現實、智能穿戴設備等新技術將為老年人提供更加精準、個性化的養老服務。同時,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也將進一步提升養老服務的智能化水平。
智能機器人是智慧養老領域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圍繞“智能康養數據平臺支持”,智能機器人能夠逐步提供“臥床護理→輔助站立→智能助行→居家康復”整體解決方案。從康復機器人到護理機器人,再到陪伴機器人,智能機器人幾乎可以實現全場景應用。
3. 服務個性化、智能化、普及化
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智慧養老服務將更加注重個性化和定制化,以滿足老年人多樣化的需求。通過數據分析等手段,智慧養老可以為老年人提供更加精準的服務。
例如,老年人居家用藥指導、慢病管理、健康保健、疼痛管理、睡眠監測、視聽覺改善等,以及與老年人居家環境有關的“智慧化居家適老化改造”等,都是具有市場潛力的領域。
此外,智慧養老服務的普及化也將是一個重要趨勢。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成本的降低,智慧養老服務將逐漸從高端市場向大眾市場普及,使更多老年人能夠享受到智能化的養老服務。
4. 產業生態化
智慧養老行業將與醫療、健康、文化、教育等多個領域形成跨界合作、深度融合,構建開放、共享的養老服務生態。跨界融合將為智慧養老產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通過與醫療機構的合作,智慧養老機構可以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務;通過與教育機構的合作,可以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和精神慰藉。未來,隨著產業生態化的不斷深入,智慧養老行業將形成更加開放、共享的養老服務生態,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優質的養老服務。
5. 政策規范化
政府將進一步完善智慧養老行業的政策體系和標準規范,促進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同時,加強人才培養和從業人員資格審核,提升智慧養老服務的專業性和安全性。
例如,針對智慧養老產品和服務標準不一的問題,政府可以牽頭組織協會、院校、企業共同制定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及應用場景標準,推動行業的規范化發展。
此外,政府還可以通過資金或鼓勵方式促成街道或社區與企業簽約,扶持一批智慧養老試點、示范項目,推動智慧養老服務的落地應用。
1. 技術產品供給不足
盡管智慧養老產品和服務不斷豐富,但仍存在技術產品供給不足的問題。一些智慧監控和照護的設備在技術上未能達到實際效果,包括老人跌倒的預警準確率、應急響應速度等功能都需要進一步提升。
為解決這一問題,企業的研發部門需要與養老機構開展各類合作,通過產品的不斷試用或應用讓產品性能實現“螺旋升級”,使產品技術更加成熟。
2. 融合應用不夠
智慧養老領域仍然面臨服務企業與產品企業融合不夠、養老機構和居家養老機構融合不夠、養老事業和銀發產業融合不夠、智慧化平臺與落地應用場景融合不夠等問題。
為解決這些問題,政府可以加大智慧養老企業研發生產、推廣、資金及政策扶持力度,推動智慧養老產品與服務的融合應用。同時,智慧養老企業也需要加強與醫療、健康、文化、教育等領域的跨界合作,構建開放、共享的養老服務生態。
3. 產業公共服務能力薄弱
智慧養老產業公共服務能力薄弱,包括基礎數據支撐不足、產業化生產能力不足、體系化協作生產能力不足等問題。這些問題給市場推廣和交易達成帶來困難。
為解決這些問題,政府可以加強智慧養老行業的基礎研發支持,聯合多學科、多企業攻關,提升養老產品的通用性、適老化和用戶體驗。同時,推動智慧養老產品的產業化生產,降低新產品和服務的成本,提高規模經濟效益。
如需了解更多智慧養老行業報告詳情可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智慧養老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
更多行業文章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作者空間:https://big5.chinairn.com/analyst/user.aspx?uid=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