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學作為生物科學在21世紀的新興分支學科,近年來展現出了強勁的增長勢頭和廣闊的應用前景。合成生物學是生物科學在21世紀剛剛出現的一個分支學科,近年來合成生物物質的研究進展很快。合成生物學與傳統生物學通過解剖生命體以研究其內在構造的辦法不同,合成生物學的研究方向完全是相反的,它是從最基本的要素開始一步步的建立零部件。
合成生物學與基因工程把一個物種的基因延續、改變并轉移至另一物種的作法不同,合成生物學的目的在于建立人工生物系統,讓它們像電路一樣運行。合成生物學成為繼“DNA雙螺旋結構”、“基因組技術”之后的第三次生物科技革命。
全球合成生物學市場細分為寡核苷酸、酶、合成細胞、克隆技術試劑盒、異種核酸、底盤生物等。其中,寡核苷酸占據較大市場份額,2024年達到43.6%。中國合成生物學產業鏈可劃分為上、中、下游三個部分,分別代表工具型、平臺型和產品型三個類別,涉及人類衣食住行等多方面。
在中國,合成生物學技術被廣泛應用于生物醫藥(細胞與基因治療、微生態療法、體外檢測、原料藥/中間體以及制藥用酶等)、化工能源(精細化工、生物基材料、工業酶以及生物能源等)、農業食品(食品飲料、食品添加劑、飼料添加劑、獸藥、農藥肥料育種等)等多個領域。
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合成生物市場規模約為67億元103億元,2018-2022年年復合增長率為43.3%,遠超全球增速。2023年中國合成生物學市場規模約為82億元。預計到2024年,中國合成生物學市場規模將突破百億元,達到約160億元人民幣。預計到2025年,中國合成生物學市場規模有望突破70億美元。預計到2029年,中國合成生物學市場規模將達到285億元~40億美元。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30年合成生物學行業發展現狀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顯示:
美國以21.1%的市場份額占據全球主導地位,工業化程度的提高和對研發的日益重視是助推該市場增長的主要因素之一。德國占據歐洲市場40.2%的市場份額,由于目前合成生物學程序在癌癥治療中的應用不斷發展,隨著該地區癌癥患者人數的增加,需求也在不斷增長。
中國約占亞太市場17.1%的份額。由于合成生物學是一個新興領域,未來將極大地改善生物經濟,因此中國在合成生物學研發方面的巨大戰略投資加速了合成生物學市場的增長。中國合成生物學投融資熱度持續提升,投融資事件主要集中在廣東、上海、江蘇、北京等省市直轄區,及上海、北京、深圳等核心城市。
據統計,2015年至2024年7月,中國合成生物共發生投融資事件591起,投融資總金額超909億元。其中,2021年融資總金額達最高,約為265億元;2022年投融資數量達最高,為128起。在中國合成生物學投融資市場中,早期階段的項目更受青睞,其中A輪及以前融資事件數量占總事件數量的68%。投融資輪次主要集中在天使輪和A輪,分別發生123起和264起,融資金額分別為15億元和234億元。
醫療健康、自動化實驗設備、基因工程成為投資的熱門賽道。代表企業包括華大智造、金斯瑞生物科技、藍晶微生物、凱賽生物、華恒生物、華熙生物等。基因編輯技術、酶的分子設計等技術創新是推動合成生物學快速發展的關鍵因素。全球疾病負擔日益加重,合成生物學在醫療保健中的應用廣泛增加;同時,化工、農業等領域對合成生物學技術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中國持續加大對合成生物學的頂層布局、技術投入和政策支持,推動了行業的快速發展。
技術壁壘較高,需要不斷突破和創新。市場需求尚未完全釋放,需要加大市場推廣力度。合成生物學正以其獨特的工程化思路,推動醫療健康、農業、化工等領域的革新。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政策的持續支持,合成生物學將成為未來生物技術領域的一個重要增長點。
綜上所述,合成生物學行業市場現狀呈現出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應用領域廣泛、區域市場分布集中、投融資熱度持續提升等特點。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深入拓展,合成生物學行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5-2030年合成生物學行業發展現狀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