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手表在中國市場表現疲軟
瑞士鐘表工業聯合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10月瑞士手表出口額同比下降2.2%,降至23.43億瑞士法郎(約合192.42億元人民幣)。
美國和日本出口的強勁增長,美國和日本是瑞士手表的兩個最大進口國。由于日本零售商繼續受益于疲軟的日元,對美國和日本的出口分別增長了11%和20%。
受宏觀經濟等因素影響,今年以來手表市場整體承壓。今年前三季度,國內唯一一家以手表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飛亞達營收30.4億元,同比下滑13.82%,凈利潤約1.98億元,同比下滑25.58%。此外,今年上半年,卡地亞、梵克雅寶、江詩丹頓、朗格等知名品牌母公司歷峰集團專業制表部門銷售額也出現下跌。
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普及應用以及人工智能科技浪潮涌動,我國智能穿戴設備產業快速發展。當前,智能穿戴設備涉及娛樂、監護、健康、通信等功能,在健康監測、康復護理、防走丟等多個領域展現良好的市場前景。在AI技術的強力驅動下,消費電子行業正迎來新一輪的創新浪潮。
據市場分析機構Canalys12月5日最新研究顯示,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可穿戴腕帶設備市場出貨量達5290萬臺,同比增長3%。智能手表出貨量 1,850 萬臺,增幅微弱,僅 0.1%。原因在于華為和三星的增幅與蘋果出貨量的下滑相互抵消。
根據洛圖科技(RUNTO)最新發布的報告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中國智能腕戴設備線上全渠道(含拼抖快等新興電商)的累計銷量達3018.1萬臺,同比增長22.6%;銷售額累計為173.4億元,同比增長2.5%。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手表市場深度調查研究報告》分析:
從市場角度看,互聯網巨頭跨界進入可穿戴領域,并成為市場主要推動者,其中谷歌2012年發布的Google Glass第一次掀起可穿戴熱潮。百度、蘋果、360等隨后進入,舉措頻繁,小米手環的火爆加上APPLEWATCH的助推,帶動可穿戴市場整體進入迅速擴張階段。
得益于可穿戴設備種類的增加、產品技術的漸趨成熟、用戶體驗的提升、價格的下降以及各大廠商的積極投入研發,可穿戴設備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井噴期。
智能穿戴行業的重點企業包括華為、小米、蘋果、三星等。這些企業在智能穿戴設備的設計、生產和銷售方面擁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且在全球智能穿戴市場中占據較大份額。此外,一些創業公司和創新型企業在智能穿戴行業也有一定的影響力,例如Fitbit、Garmin等。
Canalys 的研究分析師 Jack Leathem 表示,2024 年三季度,智能手表僅占出貨量的 35% 但占據 74% 市場價值,該品類仍是廠商實現高端化和打造終端用戶生態系統粘性的重中之重。
智能手表作為手表行業的重要分支,其智能化程度不斷提高。通過集成更多的傳感器和人工智能技術,智能手表能夠實現更精準的健康監測、更便捷的信息交互和更豐富的應用場景。
隨著消費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審美觀念的變化,他們對手表的個性化需求日益增加。無論是傳統機械表還是智能手表,消費者都希望能夠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進行選擇和定制。為了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手表品牌紛紛推出定制化服務。通過提供不同的表盤、表帶、功能等選項,讓消費者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定制出獨一無二的手表。未來,個性化與定制化將成為手表行業的重要趨勢。
想要了解更多手表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手表市場深度調查研究報告》。報告對國際、國內手表行業市場發展狀況、關聯行業發展狀況、行業競爭狀況、優勢企業發展狀況、消費現狀以及行業營銷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在總結中國手表行業發展歷程的基礎上,結合新時期的各方面因素,對中國手表行業的發展趨勢給予了細致和審慎的預測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