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全球塑料消費大國,塑料消費量占全球的比重達15%。隨著對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傳統塑料因其難以降解的特性而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凸顯。塑料廢棄物在自然環境中難以分解,對土壤、水源和生態系統造成了長期危害。尋找能夠替代傳統塑料、具有更好降解性的材料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據預測,到2025年,預計我國可降解塑料需求量可到238萬噸,市場規模可達477億元。
各類可降解塑料因其合成原料與材料結構的不同,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展現出了顯著的降解方式和速率差異。例如,PLA(聚乳酸)和PBA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己內酯共聚物)等類型的可降解塑料,在自然環境中無法實現快速降解,而是需要依賴工業堆肥條件來促進其降解過程。堆肥廠等后端處理設施的普及程度,成為了衡量可降解塑料環保性能的關鍵因素之一,并直接影響到這些材料在實際應用中的前景與可持續性。
水降解塑料是一種在塑料中添加了吸水性物質的特殊塑料,其特點是在與水接觸后能夠迅速溶解或分解。這種塑料在特定條件下,如被丟棄于水中時,能夠迅速響應并發生物理或化學變化,最終在水中被完全降解或溶解,從而避免了對環境的長期污染。
水降解塑料的發明和應用,旨在解決傳統塑料難以降解、對環境污染嚴重的問題,是環保材料領域的一項重要創新。
2019年以來,全球多個國家發布了不同程度的“禁限塑”政策,包括美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在內的多個發達國家。據聯合國環保署統計,全球已有67個國家和地區出臺了禁止或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政策法規。
《“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廣泛推廣并應用生物可降解材料制品,特別是在日用制品、農業地膜、包裝材料及紡織材料等關鍵領域進行示范應用。該規劃強調,需致力于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產品性能,并積極拓展生物材料制品的市場空間。隨著各國環保政策的日趨嚴格和環保意識的提升,以及國內逐步走上正軌和快速路的“雙碳行動”,生物降解材料的使用與推廣成為必然趨勢。
據估算,2023年我國有大約4300萬噸的廢塑料被采取了焚燒或填埋的處理方式。但若能實現其中50%的廢塑料的化學循環再利用,這將等同于發掘了一個規模超過6000萬噸的油田。當前,多數可降解塑料的降解性是基于工業堆肥集中處理或特定的溫度、濕度及菌類等條件,目前尚不具備對廢棄可降解塑料有效收集的條件及規模化降解的設施。
水降解塑料在多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如包裝材料、農業地膜、一次性餐具等。這些應用領域對材料的降解性、安全性和經濟性等方面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推動了水降解塑料行業的細分化和專業化發展。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水降解塑料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近年來,隨著材料科學、生物技術等領域的快速發展,水降解塑料的生產技術不斷取得突破。新型水降解材料的研發和應用,使得水降解塑料的性能得到顯著提升,同時生產成本也逐漸降低。這將進一步推動水降解塑料在更廣泛領域的應用。
未來,隨著環保意識的不斷提升、政策的持續支持和技術的不斷創新,水降解塑料將有望成為塑料制品領域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同時,水降解塑料行業的發展也將為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水降解塑料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