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已進入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的關鍵時期,碳交易作為一種推動減少碳排放的市場化手段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
2024年1月,國務院公布《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并明確《條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
據生態環境部消息,為切實做好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2023、2024年度發電行業配額分配相關工作,根據《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在廣泛征求社會各方意見的基礎上,生態環境部印發實施了《2023、2024年度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發電行業配額總量和分配方案》,此次《配額方案》既確保制度的延續性和穩定性,又更精準突出鼓勵導向,做出了將基于“供電量”核定配額調整為基于“發電量”、進一步簡化和優化各類修正系數、引入配額結轉政策、優化履約時間安排等優化調整。
碳排放權交易定義
碳排放權交易是指在一定范圍內的基準排放水平或總量控制確定的前提下,減排主體將多余的排放配額或碳排放權進行交易的行為。碳排放權交易是通過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政策工具,旨在助力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
碳排放權交易源于上世紀90年代經濟學家提出的排污權交易概念,排污權交易是市場經濟國家重要的環境經濟政策,最初由美國國家環保局運用于大氣污染和河流污染的管理。碳排放權交易則是將溫室氣體排放權作為一種商品,通過市場機制進行交易,以實現減排目標。
全球碳市場建設正在不斷推進,各國紛紛建立或完善碳交易市場。中國碳市場已形成現代化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制度與機制框架,覆蓋范圍和交易規模不斷擴大,市場運行機制日趨完善。
全國碳市場年覆蓋二氧化碳排放量約51億噸,成為全球最大的碳市場。市場交易規模逐步擴大,交易價格穩中有升。政策法規基礎框架已搭建完成,形成了包括碳排放數據核算、報告與核查、配額分配與清繳、市場交易與監管等在內的較全面體系架構。
隨著全球對氣候變化問題的重視,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前景廣闊。中國碳市場將繼續擴大覆蓋范圍,增加行業種類,提高交易效率和透明度。國際合作也將進一步加強,推動全球碳市場的統一和標準化。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運行現狀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分析:
生態環境部已明確表示,將進一步擴大全國碳市場的行業覆蓋范圍。根據規劃,未來將逐步將鋼鐵、建材、有色、石化、化工、造紙和航空等行業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這將有助于更廣泛地覆蓋高排放行業,推動這些行業的減排和綠色轉型。
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已進入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的關鍵時期,碳交易作為一種推動減少碳排放的市場化手段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中國將加強與國際社會的合作,積極參與全球碳市場機制的談判和建設。與歐盟、美國等主要碳市場國家及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開展多層次交流對話和務實合作,探索建立跨國碳市場鏈接的可能性。這將有助于提高全球碳市場的效率和減排效果。
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的應用,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將進一步提升數據質量和市場透明度。通過建立更加完善的數據管理系統和市場監管機制,確保碳排放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為市場平穩有序運行提供有力支撐。
想要了解更多碳排放權交易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運行現狀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我們的報告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在未來的競爭中擁有正確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獲得領先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