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今年5月1日起施行
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已進入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的關鍵時期,碳交易作為一種推動減少碳排放的市場化手段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利用碳市場碳排放配額分配,將碳減排目標要求直接分解到企業,使企業成為減碳的主體,壓實了企業責任,實現了對第一大碳排放重點行業(電力行業)的碳排放有效控制;碳市場為企業履行減碳責任提供了更靈活的選擇,降低了行業和全社會的減碳成本,隨著覆蓋行業范圍不斷擴大,碳排放資源在不同行業間優化配置,將最終實現總減排成本最小化。
近日,《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公布,自今年5月1日起施行。
“《條例》最直接的目的,是為全國碳市場運行管理提供法律依據。”司法部立法四局局長張要波說,《條例》堅持全流程管理,對構成碳排放權交易的要素和各主要環節做到全覆蓋,力求不留空白、不留盲區;在相關制度設計上保持必要的彈性,為探索發展留出足夠空間;堅持問題導向,著力完善制度機制,保障碳排放市場政策功能的發揮。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運行現狀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碳排放權交易”簡單來說,就是把“二氧化碳排放權”作為商品在統一的市場上進行買賣。我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立成熟有效碳市場的發展中國家。
碳排放權交易,源于上世紀90年代經濟學家提出的排污權交易概念,排污權交易是市場經濟國家重要的環境經濟政策,美國國家環保局首先將其運用于大氣污染和河流污染的管理。
碳市場的交易機制,簡單來說,就是把“二氧化碳排放權”當作商品來買賣。每一個履約周期,有關部門都會根據發電行業的平均排放水平向需要履約的企業發放碳配額。如果企業當期的實際碳排放量超過了這個配額,就需要向有盈余的企業購買;而那些碳排放量低于配額的企業,就可以把富余的配額拿到市場上賣。也就是說,企業的碳排放量不再是一筆糊涂賬,而是實實在在地體現為真金白銀。
2021年7月,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以發電行業為突破口,正式上線交易。“目前,市場納入重點排放單位2257家,覆蓋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約51億噸,占全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40%以上。截至去年底,市場累計成交量達4.4億噸,成交額約249億元。”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說,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健康運行,為助力實現“雙碳”目標、推動全社會綠色低碳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兩年半以來,制度規范日趨完善,碳排放數據質量全面改善,價格發現機制作用日益顯現,市場活躍度逐步提升。當前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約51億噸,納入重點排放單位2257家,已成為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場。
截至2023年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累計成交量達到4.4億噸,成交額約249億元。第二個履約周期(2021年至2022年)成交額比第一個履約周期(2019年至2020年)增長89%。企業參與交易的積極性明顯提升,第二個履約周期參與交易的企業占總數的82%,較第一個履約周期上漲了近50%。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基礎設施支撐體系基本形成
我國碳排放主要集中在發電、鋼鐵、建材、有色、石化、化工、造紙、航空等重點行業,這8個行業占我國二氧化碳排放的75%左右。
建設統一的全國碳市場,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綠色化、低碳化發展的重大制度創新。中國的碳市場是由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也就是強制碳市場,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也就是自愿碳市場組成,強制和自愿兩個碳市場既各有側重、獨立運行,又互補銜接、互聯互通,共同構成了全國碳市場體系。
目前,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基礎設施支撐體系基本形成。建成了“全國碳市場信息網”,集中發布全國碳市場權威信息資訊;成立了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機構、交易機構,對配額登記、發放、清繳、交易等相關活動精細化管理;建成并穩定運行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系統、交易系統、管理平臺三大基礎設施,實現了全業務管理環節在線化、全流程數據集中化、綜合決策科學化。
《中國碳市場建設成效與展望(2024)》預期全國碳市場將于“十四五”期間率先納入水泥、電解鋁和民航三個行業,碳市場覆蓋的企業數量由當前2200余家提升至3500余家,年覆蓋二氧化碳排放量由50億噸上升至約 64億噸,覆蓋排放量在全國二氧化碳排放量中的占比將由42%提高至53%。“十五五”期間將梯次納入鋼鐵、玻璃、造紙、石化和化工等行業。隨著全國碳市場覆蓋范圍將進一步擴大,碳市場影響力將顯著提升。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運行現狀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