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復蘇和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推進,對礦產資源的需求持續增長。特別是在建筑、化工、冶金、電子、新能源等行業,對露天開采的礦產如煤炭、鐵礦石、銅礦石等的需求尤為旺盛。這種持續增長的市場需求為露天采礦行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露天采礦是一個移走礦體上的覆蓋物,得到所需礦物的過程。露天采礦又可分露天金屬礦床開采、露天煤礦開采、露天鐵礦開采。前者主要開采對象為有色金屬,中間主要開采煤和一些非金屬礦的開采,后者主要開采鐵礦。截至2022年底,我國露天煤礦的產量約為10.57億噸,全年累計剝采量達到72億立方米左右,全國正常生產建設的露天煤礦,每天約有3萬臺采掘運輸設備投入生產。
在我國,大型及特大型露天煤礦的采煤作業主要依賴于半連續工藝,而中小型露天煤礦則普遍采用單斗—卡車間斷工藝進行開采。就標準化建設而言,我國正在正常生產建設的露天煤礦共計257處,其中達到標準化要求的露天礦有211處,占比高達82.10%。在這些標準化露天礦中,一級標準化煤礦數量為33處,二級標準化煤礦為131處,三級標準化煤礦則有47處。而尚未進行標準化評定的露天煤礦共有46處。
截至2023年底,全國已發現173種礦產,其中能源礦產13種、金屬礦產59種、非金屬礦產95種、水氣礦產6種。2023年,我國油氣勘查在塔里木、準噶爾、渤海灣等大型含油氣盆地的新層系、新類型和新區帶獲得重大突破,非油氣礦產勘查中煤、銅、金、鋰、磷等取得重大進展。
近年來,露天采礦行業在技術創新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隨著5G技術的日漸成熟和智慧礦山概念的興起,露天采礦行業正朝著智能化、綠色化轉型。通過引入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對采礦過程進行實時監控和優化,有助于降低生產成本并提升資源利用率。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露天采礦市場發展狀況分析及投資前景研究報告》顯示:
加強綠色礦山建設是礦業領域生態文明建設的有力抓手,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必然要求。隨著環保意識的提高,露天采礦行業面臨著越來越大的環境保護壓力。企業需要不斷提升技術水平,降低采礦活動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實現可持續發展。例如,通過復墾、綠化等措施積極修復采礦過程中破壞的土地和生態環境;研發和應用更加環保的采礦技術和設備以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綠色礦山建設的通知》提出綠色礦山建設由示范引領作用階段進入了全面推進的新階段,標志著綠色礦山建設駛入快車道。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礦業開發技術裝備成為國際礦業合作博弈中關鍵變量。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環保意識的提高,露天采礦行業將更加注重智能化和綠色化發展。智能化技術的應用將提高采礦效率和安全性;而綠色化技術的應用將減少對環境的影響。為了提高采礦效率和降低成本,露天采礦行業將逐漸向著規模化和集約化方向發展。大型露天礦山將整合資源和優化生產流程實現高效管理。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本報告利用中研普華長期對露天采礦行業市場跟蹤搜集的一手市場數據,同時依據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行業協會、中國行業研究網、全國及海外專業研究機構提供的大量權威資料,采用與國際同步的科學分析模型,全面而準確地為您從行業的整體高度來架構分析體系。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露天采礦市場發展狀況分析及投資前景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