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產權協會統計,2023年,產權市場全年完成交易項目11726萬余宗,同比增長80.27%;年交易總額達25.38萬億元,同比增長12.79%,交易規模穩定增長,再創歷史新高。
產權交易是指交易雙方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和合同約定,通過購買、出售、兼并、拍賣等多種方式,將一方當事人所享有的企業產權(包括資產所有權、經營權等)全部或部分有償轉讓給另一方當事人的法律行為。這種經濟活動以實物形態為基本特征,是出賣財產收益的行為,也是多層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產權交易的主體主要是企業財產所有者或所有者的代理者,交易內容可以細分為兩個層次:一是企業財產所有權的轉讓;二是在保持企業財產所有權不變的前提下,實行企業財產經營權的轉讓。此外,產權交易的形式多種多樣,包括但不限于購買式、承擔債務式、吸收入股式、控股式等,且隨著金融市場的不斷發展和創新,新的交易方式也在不斷涌現。
產權交易是一種重要的經濟活動,對于促進企業發展、優化資源配置、推動經濟發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企業改革的深化,產權交易市場需求旺盛。近年來,產權交易市場規模持續擴大,交易品種不斷豐富,涵蓋了資產股權類、金融資產類、自然資源類、環境權類、陽光采購類及數據要素類等多個領域。
數據顯示,2023年,產權市場完成企業國有產權轉讓項目4257宗,交易額4789.7億元,實現增值207億元;完成國有企業增資項目804宗,融資額4748億元,實現增值844億元;完成國有企業資產轉讓項目34164宗,交易額2148億元,實現增值78.4億元;完成企業國有資產租賃項目34351宗,合同總金額826億元,實現增值44.7億元。
從增值率情況看,2023年產權轉讓項目平均增值率45%,資產轉讓項目平均增值率7%。
除了傳統的資產股權類和金融資產類交易外,環境權類、數據要素類等新興交易品種也逐漸興起。例如,碳排放權交易、排污權交易等環境權類交易在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產權市場在綠色要素市場化配置、發展綠色金融方面積極探索,近年來開展的環境權類業務包括排污權交易、碳排放權交易、用能權交易、綠色公共服務和再生資源交易等。2023年,產權市場全年完成環境權類項目38萬宗,成交額416.93億元,成交額較2022年增長212.7%。
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的引入,大幅提升了產權交易的效率和透明度。線上交易平臺的廣泛應用,不僅使交易過程更加便捷、高效,還能實現交易信息的快速匹配和智能分析,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安全性。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產權交易行業深度發展研究與十四五企業投資規劃報告》顯示:
作為非標資本市場的關鍵構成,產權市場在構筑我國高標準市場體系的宏偉藍圖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這一綱領性文件,為產權交易資本市場指明了前行的道路,旨在深度激發其在促進要素資源市場化配置中的核心作用,并全面推動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深度融合與資源共享。
該文件不僅強調了產權市場在優化資源配置、提升市場效率方面的重要作用,還明確提出了通過加強制度建設、技術創新和市場監管等手段,來打破地域壁壘、消除市場分割,實現全國范圍內產權交易市場的統一與開放。
在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背景下,各地產權交易機構紛紛加強跨區域合作,共同推動資源的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這種合作模式不僅有助于打破市場分割和地方保護主義,還能促進產權交易市場的整體繁榮和發展。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產權交易行業深度發展研究與十四五企業投資規劃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