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穩健增長和消費升級趨勢的延續,消費者的購買力逐漸增強,對個性化、高品質的消費金融服務的需求也在不斷提升,為消費金融公司提供了巨大的市場潛力。
傳統消費金融是指向各階層消費者提供消費貸款的現代金融服務方式。無論從金融產品創新還是擴大內需角度看,消費金融試點都具有積極意義。在我國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下,適時地出臺相關管理辦法是適應客觀經濟形勢的趨勢和需要的。從金融產品創新看,個人信貸業務是傳統銀行難以全面惠及的領域,建立專業化的個人消費金融系統,能夠更好地服務于居民個體。
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消費金融公司成功扭轉了因利率壓降及疫情沖擊所導致的業績增速放緩態勢,行業整體資產規模和貸款余額雙雙突破萬億元大關,分別達到12087億元和11534億元,同比增速分別達到36.7%和38.2%,遠超市場預期。這表明消費金融行業市場規模持續擴大,且增速顯著。
消費金融的參與方包括終端消費者、資金端企業、消費場景入口及征信、第三方服務企業等。消費金融服務企業處于產業鏈條的核心,提供以生活消費為目的的小額、短期借貸融資服務。目前,我國已有31家開業經營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其中銀行系消費金融公司占比超九成,其余則以產業機構、電商平臺等為主要出資人。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消費金融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
隨著市場規模的擴大,消費金融行業的競爭也日益激烈。頭部消費金融公司憑借前期建立的資產規模優勢,在市場中占據領先地位;而后起之秀則通過連續增資、拓展業務等方式,不斷增強自身實力,大有趕超之勢。消費金融公司不斷推出多元化、個性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同時,加強與傳統線下渠道以及主流電商平臺、垂直領域平臺等的合作,實現利益共享和共贏發展。
消費信貸滲透率增長邊際趨緩,消費金融市場或步入存量競爭階段;市場競爭加劇,盈利空間可能受到擠壓;風控合規要求提高,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有待加強。消費金融公司在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雙重驅動下,仍有廣闊的發展空間。通過加強風控合規建設、提高自主獲客水平、拓展融資渠道等方式,可以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同時,深耕存量客戶全生命周期價值、強化系統化風控能力、提早布局年輕客群等也是消費金融公司的重要機遇。
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擴內需、促消費的政策,并明確了普惠金融發展的五大原則,將“負責任金融”作為金融消費者保護工作基本原則,為消費金融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互聯網技術與金融行業的深度融合,帶來了更為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體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的應用,提高了消費金融公司的決策效率和風險控制能力,推動了行業的快速發展。
隨著監管政策的不斷完善和強化,消費金融行業將更加注重規范化經營。新規如《消費金融公司管理辦法》的正式出臺,將對行業產生深遠影響,推動消費金融公司更加合規地開展業務。消費金融公司將進一步聚焦普惠金融領域,通過科技手段降低服務門檻,提高服務覆蓋面和質效,滿足更廣泛消費群體的金融需求。數字化將成為消費金融行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消費金融公司將加大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投入,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提升風險管理能力、優化客戶體驗,實現全流程的數字化閉環。
未來監管環境將趨于嚴格,對消費金融公司的合規經營、風險管理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這將促使消費金融公司不斷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以應對監管挑戰。金融科技將繼續為消費金融行業賦能,推動行業向智能化、自動化方向發展。通過科技手段的應用,消費金融公司將能夠更精準地評估客戶風險、提高審批效率、優化用戶體驗等。
綜上所述,消費金融行業市場未來發展趨勢將呈現規范化經營、普惠金融深化、數字化轉型、場景化融合和產品與服務創新等特點;同時,市場前景廣闊,但也需要面對監管環境趨嚴等挑戰。消費金融公司應順應市場發展趨勢和監管要求,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和服務水平,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4-2029年消費金融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