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輪存款降息開啟!昨日,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郵儲六大國有銀行集體宣布下調存款利率。其中,活期存款下調5個基點;定期存款中的整存整取,1年期及以下下調10個基點;2年期及以上下調20個基點。
本次是時隔7個月后的存款利率再下調,五年期掛牌利率跌破2%。多家國有大行定期存款、大額存單利率也緊跟下調,按20萬元存三年算,降息后三年利息少了1200元。
根據中研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國有銀行行業發展深度調研與未來趨勢預測報告》分析,近期六大國有銀行存款降息的原因及影響如下:
原因:
LPR和市場利率下調:自2022年以來,我國LPR和市場利率多次下調,為存款利率調降創造了空間。商業銀行根據自身經營情況和市場形勢,主動調整存款利率,以穩定負債成本、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可持續性。
凈息差壓力:商業銀行凈息差持續收窄,營收能力下降,使得銀行的內生增長能力受到制約。為了減緩凈息差收窄壓力,銀行選擇主動下調存款利率。
經濟形勢與貨幣政策:在穩增長背景下,央行通過降息等貨幣政策工具支持實體經濟。銀行跟隨央行政策導向,下調存款利率以支持經濟恢復和發展。
影響:
穩定銀行負債成本:存款利率下調有利于穩定銀行負債成本,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這將有助于銀行在保持穩健經營的同時,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促進企業、居民投資和消費:存款利率下調將降低企業和居民的儲蓄意愿,促使資金更多地流向投資和消費領域。這將有助于穩定經濟增長、提升經濟效率。
影響銀行業競爭格局:存款利率下調將加劇銀行業的競爭。銀行需要通過提升服務質量、創新金融產品等方式吸引客戶,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競爭優勢。
行業深度調研
資產質量穩定:商業銀行的信貸資產質量基本穩定。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正常貸款余額達到208.2萬億元,其中正常類貸款余額為203.6萬億元,關注類貸款余額為4.6萬億元。這些數據表明,國有銀行在風險管理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小微企業貸款增長顯著:銀行機構積極服務小微企業,截至一季度末,銀行業金融機構用于小微企業的貸款余額達到74.4萬億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為31.4萬億元,同比增長21.1%。這表明國有銀行在支持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凈利潤與營業收入表現:六家國有大行均保持凈利潤同比正增長,營業收入總體平穩。盡管在持續讓利實體經濟的背景下,銀行盈利承壓,但國有銀行憑借其穩健的經營策略和市場地位,依然保持了較好的業績表現。
零售業務布局:近年來,各家銀行持續加碼零售業務布局,零售對營收、利潤的貢獻度逐步攀升。國有大行依靠龐大的用戶基礎和廣泛的網點優勢,在零售業務上遙遙領先;而股份制銀行則在AUM增速、AUM結構方面更勝一籌。
科技金融深化:科技金融將繼續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銀行將加大科技金融創新服務力度,推動科技金融從“立柱架梁”全面邁入“積厚成勢”新階段。通過改進服務模式和搭建服務平臺,構建服務于科技創新創業的金融服務體系與金融生態環境。
綠色金融發展:綠色金融將成為銀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隨著國家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視,綠色金融業務將保持較快發展態勢,為服務實體經濟綠色低碳發展提供強大的金融驅動力。
普惠金融深化:普惠金融將繼續提高可得性、匹配度、覆蓋面和精準性。銀行業金融機構將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號召,不斷升級普惠金融服務,滿足人民群眾和實體經濟的金融需求。
數字化轉型加速:銀行業將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通過數字化手段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銀行將加大在金融科技和數字化轉型方面的投入,以適應數字經濟時代的新要求。
欲知更多有關中國國有銀行的相關信息,請點擊查看中研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國有銀行行業發展深度調研與未來趨勢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