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氨指由氮和氫在高溫高壓和催化劑存在下直接合成的氨,為一種基本無機化工流程。現代化學工業中,氨是化肥工業和基本有機化工的主要原料。合成氨工業在20世紀初期形成,開始用氨作火炸藥工業的原料,為戰爭服務,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轉向為農業、工業服務。
合成氨是尿素的重要原料,其價格波動也會影響尿素的價格運行中樞。純堿和合成氨的關聯主要是由聯堿法工藝使用合成氨作為原料產生,聯堿法產能變動直接影響氯化銨產能,進而影響合成氨的需求;合成氨價格的漲跌會影響聯堿法工藝的生產成本,合成氨價格波動也會對純堿和氯化銨產生影響。
當前氨的生產企業制備合成氨類型主要為灰氨,綠氨工廠在運營中非常罕見。隨著全球增加對碳減排的關注和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推廣,過去三年內已有60多家企業宣布建立綠氨工廠,同時很多化肥公司也對現有的化石合成氨工廠進行改造。這些項目將在2026年左右集中投產,預計到2025年以后,綠氨將占據氨新增產能的主導地位。海外綠氨工廠的設立主要集中在風光和其他可再生資源豐富、對“零碳”承諾程度較高的國家和地區,例如歐盟、澳大利亞和智利等地。
各國紛紛出臺一系列推動“綠氨”產業發展的計劃,包括美國能源部REFUEL計劃、丹麥商業化綠氨工廠、中東Neom項目、澳大利亞AREH項目等。在政策的支持下,全球綠氨規劃總產能超過1,500萬噸/年,歐洲是全球最大的綠氨生產地區,占有超過40%的產能份額,之后是中國和北美,分別占有大約25%和12%。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合成氨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顯示:
合成氨主要有農業、工業和儲能三大類用途。國內農業用氨占比70%,工業用氨占比29%,氨作為儲能用途尚未成熟,目前占比不足1%。由于氨在燃燒熱值、儲存運輸等方面相比甲烷等傳統能源具有優勢,其燃料屬性具備較大的潛力,未來儲能用氨或將成為合成氨產業發展的主要動力。
當前全球合成氨供應處于產能擴張周期,但近年產能增速趨于放緩。數據顯示,2019—2023年全球合成氨產能從2.29億噸增加2006萬噸至2.43億噸,累計增幅9.01%,年均增速2.18%,2023年產能較2022年僅增加1.72%。全球合成氨產能多分布于資源稟賦較為突出和需求增長較快的亞洲地區。2023年亞洲合成氨產能為1.43億噸,占全球比重達到59%,其中東亞產能為9868萬噸,占全球的比重41%。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合成氨生產國,2023年國內產能為7750萬噸,占全球、亞洲和東亞產能的比重分別達到32%、54%和79%。
世界上的氨除少量從焦爐氣中回收副產外,絕大部分是以天然氣、石腦油、重質油和煤等作為原材料通過化學合成方法生產。不同生產方法之間的主要區別是原料氣的制造,其中最廣泛采用的工藝是蒸汽轉化法和部分氧化法。
我國合成氨主要應用于化肥和化工中,但消費結構正在從傳統的以農業為主向能源占比不斷提升的方向轉變。從作為化肥、化工產品的原材料,逐漸向動力燃料、儲氫載體方向發展。目前,我國氫氨融合產業項目逐漸加快開展,氫氨融合技術路徑漸受熱捧,明確了引導合成氨等高碳工藝向低碳工藝轉變,促進高耗能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綜合來看,未來合成氨將作為另一種具有戰略價值的清潔能源,為實現能源結構快速調整、促進碳中和進程。
如果企業想抓住機遇,并在合適的時間和地點發揮最佳作用,那么我們推薦您閱讀我們的報告《2023-2028年中國合成氨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我們的報告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在未來的競爭中擁有正確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獲得領先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