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富煤貧油少氣的基本國情,經多年發展,我國形成了以煤電為主體的電力體系。煤電產業是指利用煤炭作為主要燃料進行電力生產的工業領域。這個產業涉及燃煤發電,即將煤炭燃燒時產生的熱能轉化為蒸汽能,再通過發電動力裝置如燃煤鍋爐、汽輪機和發電機等,將蒸汽能轉換成電能。煤電屬于火力發電的一種,是目前全球范圍內使用廣泛的發電方式之一。
2023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6.7%,發電量同比增長6.9%。用電方面,2023年,我國光伏設備制造用電量、充換電服務業用電量、新能源整車制造用電量增長較快。
電力生產方面,盡管火電仍占總發電量的66.3%,但煤電裝機占比首次降至40%以下;新能源發電,如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量快速增長,占全年總發電量增量的46.1%。
在我國,煤電產業經歷了多個發展階段,一直以來都是電力供應的重要支柱。然而,隨著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日益重視,煤電產業也面臨著轉型和升級的壓力。
圖片來源:攝圖網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煤炭產量47.1億噸,同比增長3.4%;煤炭進口4.7億噸,同比增長61.8%,全年進口量創歷史新高。從需求端來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煤炭消費量31.6億噸,同比增長5.6%。商品煤全國耗煤46.5億噸,同比增長7.5%,其中,電力行業耗煤27.5億噸,同比增長11.5%;化工行業耗煤3.4億噸,同比增長5.4%;建材行業耗煤5.2億噸,同比持平;鋼鐵行業耗煤7.0億噸,同比增長3.0%。
近日,我國多地持續高溫,用電負荷快速增長。作為迎峰度夏的主力電源,煤電裝機占比當前接近40%,發電量占比在60%左右,做好發電用煤保供至關重要。相較2023年,今年上半年我國煤炭供給有所下降,面對迎峰度夏電力需求,主要煤炭企業正加速釋放產能。
據中電聯統計,截至7月4日,納入中電聯燃料統計的燃煤電廠煤炭庫存超過1.2億噸,較去年同期增加228.5萬噸,庫存可用天數27.1天,較上年同期增加3.3天。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煤電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
值得一提的是,過去三年,有關部門提出要深化或推進煤炭與煤電、煤電與可再生能源“兩個聯營”,目前多地正加快“兩個聯營”項目落地。
2024年3月,國家能源局印發的《2024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也指出,推動煤炭、煤電一體化聯營,合理布局支撐性調節性煤電。從長遠視角來看,能源革命的推進速度正在加快,油氣資源逐漸取代煤炭,同時非化石能源也在迅速替代化石能源。在這種雙重替代趨勢的推動下,煤炭工業所處的內外部環境變得愈發復雜多變。因此,該行業的發展正迎來一個重要的歷史性轉折點。
兩部門:到2027年,煤電低碳發電技術路線進一步拓寬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印發《煤電低碳化改造建設行動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其中提到主要目標,到2025年,首批煤電低碳化改造建設項目全部開工,轉化應用一批煤電低碳發電技術;相關項目度電碳排放較2023年同類煤電機組平均碳排放水平降低20%左右、顯著低于現役先進煤電機組碳排放水平,為煤電清潔低碳轉型探索有益經驗。
到2027年,煤電低碳發電技術路線進一步拓寬,建造和運行成本顯著下降;相關項目度電碳排放較2023年同類煤電機組平均碳排放水平降低50%左右、接近天然氣發電機組碳排放水平,對煤電清潔低碳轉型形成較強的引領帶動作用。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煤電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