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國土綠化狀況公報》顯示,目前,我國森林面積2.31億公頃,森林覆蓋率達24.02%;草地面積2.65億公頃,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50.32%。
根據公報,我國科學綠化持續深入推進。2022年全國完成造林383萬公頃,種草改良321.4萬公頃,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184.73萬公頃。
森林沼澤化控制是指針對森林因自然演替、采伐或火燒等原因導致的沼澤化現象所采取的一系列預防、治理和恢復措施。這種現象通常表現為森林地區土壤過濕,濕生草類和蘚類植物蔓延,最終導致森林退化并演化成沼澤。
在一般情況下,森林是不易發育沼澤的,只在森林采伐跡地或火燒跡地才能看到沼澤化現象。因為樹木消失后失去了巨大的吸水能力,破壞了土層的水分平衡,使土層過濕或地表積水,導致跡地沼澤化。
圖片來源:攝圖網
森林資源是林業的基礎和命脈,保護和發展森林資源是林業工作的核心任務,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和優美生態環境需求的重要載體。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強調“我們要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系統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
2023年 1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對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工作作出系統部署,明確了總體要求、重點任務和重大舉措,提出三個階段生態環境治理路徑,即“十四五”深入攻堅,實現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十五五”鞏固拓展,實現生態環境全面改善;“十六五”整體提升,實現生態環境根本好轉。
據相關研究報告統計,生態修復行業以每年10%以上增速迅速發展,今年,中國生態修復行業市場規模有望超過7000億元。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森林沼澤化控制行業競爭態勢與深度研究咨詢預測報告》顯示:
森林具有強大的碳捕獲和碳存儲能力。通過光合作用吸收光能,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合成有機物儲存起來,并釋放出氧氣以達到緩解氣候變化的作用。森林的枯枝敗葉落地后,經過微生物分解,可將碳“鎖”進土壤內,有效減緩氣候變化進程。由于森林沼澤化對生態環境、經濟和社會都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因此,對該行業的需求在不斷增加。
目前,中國森林沼澤化控制市場呈現出較為激烈的競爭格局。主要參與者包括政府機構、環境保護組織、科研機構、工程公司等。這些機構通過技術創新和專業能力提升自身競爭力,以提供更加高效、低成本的解決方案。
國際上開發應用了動態在線監控預警體系和污染地圖等工具,土壤綠色低碳修復的技術創新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融合發展,是引領未來的方向。隨著科技的進步,森林沼澤化控制領域不斷涌現出新技術和新產品。遙感技術、GIS技術、無人機等現代科技手段的應用,大大提升了監測和評估的精度和效率。這些技術創新為行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隨著社會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以及森林生態系統面臨的壓力不斷增大,對森林沼澤化控制的需求將進一步擴大。企業和公眾也將更加關注森林生態系統的健康與穩定,從而為森林沼澤化控制行業創造更多的市場機會。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森林沼澤化控制行業競爭態勢與深度研究咨詢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