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發展高效、安全的現代生態農業是中國農業現代化建設的目標,然而,隨著人口快速增長、耕地面積不斷減小以及城鎮化加速推進,農業面臨的挑戰日趨嚴峻。發展智慧農業,提升農業生產保障能力,是“十四五”時期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的主攻方向,重點是聚焦行業發展需求,提升農業生產效率。
智慧農業是以信息和知識為核心要素,通過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智能裝備等現代信息技術與農業跨界融合,實現農業生產全過程的信息感知、定量決策、智能控制、精準投入、個性化服務的全新農業生產方式。
智慧農業是農業信息化發展從數字化到網絡化再到智能化的高級階段,也是農業中的智慧經濟形態的具體表現。
2018年印發的《農業綠色發展技術導則(2018—2030年)》,全面系統地提出智慧農業發展的主要任務,包括推廣應用數字農業智能管理技術、智慧農業生產技術及模式、智慧設施農業技術等。
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持續實施數字鄉村發展行動、發展智慧農業、縮小城鄉“數字鴻溝”、鼓勵有條件的省份統籌建設區域性大數據平臺、加強農業生產經營、農村社會管理等涉農信息協同共享。
近期印發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指出,持續實施數字鄉村發展行動,發展智慧農業。同時,鼓勵有條件的省份統籌建設區域性大數據平臺。大力發展智慧農業,為強化智慧農業高質量發展夯實數據基礎指明方向。
圖片來源:攝圖網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智慧農業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潛力分析報告》顯示:
近年來,隨著消費互聯網不斷向產業互聯網延伸和拓展,農業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加快。智慧農業開始落地見效,智能化、無人化水平逐步提高。我國正處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過程中,更把智慧農業放到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中統籌謀劃,推動智慧農業建設在“十四五”期間開好局、起好步。
在國家政策的有力扶持和社會環境的持續推動下,智慧農業技術研發應用領域,包括常用環境類農業傳感器、農業遙感技術、農業無人機、農機北斗導航、農業大數據分析與智能算法等,已取得了顯著的發展。部分國內產品已成功替代了進口產品,實現了國產化。截至2022年底,全國無人農場項目數量超百個,涉及22個省份,建設面積超過30萬畝,其中超萬畝的大型無人農場10余個。
智慧農業行業未來市場前景展望
作為一種現代化的農業生產方式,智慧農業能夠大幅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比如,通過傳感器、雷達、聲吶等全面感知技術和5G、窄帶物聯網、遠距離無線電等傳輸技術,可以實時感知農業動植物的生長環境、種養對象的生長狀態、作業裝備的工況等,實現對農業生產的實時監控。
隨著中國農村常住人口逐漸減少,未來誰來種地的問題亟需解決。智慧農業或將成為這一問題的重要答案。中國不少地方開展的智慧農業探索,已深入到組織模式、產學研貫通各環節。據統計,2023年我國智慧農業行業市場規模達到713億元,同比增長9.18%。數據顯示,近5年我國農業機器人需求量保持38.6%的增長率。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智慧農業將在未來農業發展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智慧農業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潛力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