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農產品需求不斷增加,尤其是對健康、安全、高品質的農產品需求更為迫切。設施農業通過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提高農產品的安全性和可持續性,滿足了消費者對健康食品的需求。
設施農業,是在環境相對可控條件下,采用工程技術手段,進行動植物高效生產的一種現代農業方式。設施農業涵蓋設施種植、設施養殖和設施食用菌等。設施農業是采用人工技術手段,改變自然光溫條件,創造優化動植物生長的環境因子,使之能夠全天候生長的設施工程。設施農業是個新的生產技術體系,它的核心設施就是環境安全型溫室、環境安全型畜禽舍、環境安全型菇房。
設施農業關鍵技術是能夠最大限度利用太陽能的覆蓋材料,做到寒冷季節高透明高保溫、夏季能夠降溫防苔;能夠將太陽光無用光波轉變為適應光合需要的光波、有良好的防塵抗污功能等。它根據不同的種養品種需要設計成不同設施類型,同時選擇適宜的品種和相應的栽培技術。設施農業從種類上分,主要包括設施園藝和設施養殖兩大部分。設施養殖主要有水產養殖和畜牧養殖兩大類。
設施農業是我國現代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設施農業生產國。據中研產業研究院的數據,我國設施農業總產值已超4.47萬億元,顯示出巨大的市場規模。在設施種植方面,2022年設施種植面積達4270萬畝,占世界設施農業總面積的80%以上。其中,設施蔬菜(含食用菌)占比較大,是我國蔬菜總產量的重要來源。設施農業通過改變自然光溫條件,顯著提高了農產品的產量和品質。例如,設施栽培的產量是露天種植的3.5倍,為我國人多地少的現狀提供了有效的解決方案。
近年來,國家對設施農業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例如,農業農村部聯合多部門制定印發了《全國現代設施農業建設規劃(2023—2030年)》,為設施農業的發展提供了政策保障。智慧農業、智能農業等技術逐步普及,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在農業生產中廣泛應用,顯著提高了設施農業的生產效率和質量。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設施農業市場現狀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設施農業與二三產業的深度融合將促進農業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和農業現代化的進程。通過產前、產中、產后各環節的縱向一體化,形成更加緊密的產業聯結和分工協作機制,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綠色農業和生態農業成為設施農業發展的新方向。通過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提高農產品的安全性和可持續性,滿足消費者對健康食品的需求。
設施農業在供給方面展現出強大的能力。目前,全國設施種植面積達4000萬畝,約70%的肉蛋奶和52%的養殖水產品由設施養殖提供。雖然我國設施農業技術逐漸成熟,但仍存在技術瓶頸。例如,設施園藝的機械化率平均僅達33%,且在不同設施、不同環節上極不平衡。設施農業的投入成本較高,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然而,目前資金投入不足,缺乏統一的標準和規劃,制約了設施農業的發展。設施農業對從業人員的專業知識和系統的操作使用有較高的要求,但專業人才短缺,特別是管理人才、經營人才和技術人才的缺乏,直接制約著設施農業的建設和發展。
隨著農業現代化的推進和消費者對高品質農產品的需求增加,設施農業的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預計未來幾年,設施農業總產值將保持穩步增長,為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提供重要支撐。設施農業涵蓋設施種植、設施養殖和設施食用菌等多個細分領域。未來,這些領域將各自發展壯大,形成更加完整的產業鏈。設施種植業將繼續以蔬菜、花卉、水果等作物為主,通過提高設施水平和種植技術,實現高效生產;設施養殖業將加強動物福利和疾病防控,提高養殖效益;設施食用菌業將注重品種改良和栽培技術創新,滿足市場需求。
隨著科技的進步,設施農業將更加注重技術創新。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的應用將進一步提升設施農業的智能化水平。通過精準種植、智能灌溉、病蟲害預警等智能化手段,設施農業將實現生產過程的精細化管理,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未來,設施農業將更加注重智能化設施的研發和應用。例如,智能溫室將能夠根據作物生長需求自動調節溫度、濕度、光照等環境條件,實現全年無休的高效生產。同時,智能農機具和自動化設備的普及也將進一步降低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
綜上所述設施農業行業市場未來發展趨勢及前景預測是積極向好的。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政策的大力支持設施農業將實現快速發展為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做出更大貢獻。然而企業也需要充分認識到市場挑戰加強自身建設提升競爭力以應對市場變化。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4-2029年中國設施農業市場現狀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