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平臺,全稱Peer-to-Peer Lending Platform,即點對點網絡借款平臺,是一種將小額資金聚集起來借貸給有資金需求人群的一種民間小額借貸模式。
P2P平臺屬于互聯網金融(ITFIN)產品的一種,借助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網絡信貸平臺及相關理財行為、金融服務,實現了借貸雙方直接交易,繞過了傳統金融機構。
P2P平臺行業發展現狀
2023年消費金融公司的資產規模和貸款余額雙雙突破萬億元,分別達到12087億元和11534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36.7%和38.2%,助力消費發揮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穩定器”和“壓艙石”作用。
根據持有牌照類型的不同,消費金融服務供給方主要分為商業銀行、汽車金融公司、消費金融公司和小貸公司,不同類型機構定位不同、提供消費金融服務與產品類型也各不相同。此外,互聯網金融平臺也成為中國消費金融業務最重要的參與方之一。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P2P平臺行業發展深度調研與未來趨勢預測報告》顯示:
從監管意圖看,消費金融公司的成立不是從銀行個貸“飯碗”中搶業務,與當時商業銀行個人消費貸款的“大頭”是房貸及車貸不同,消費金融公司業務不包括房貸和車貸,其主要服務于耐用消費品及旅游、婚慶、教育、裝修等需求。基于差異化發展,各類型機構各司其職,共同為擴內需促消費服務。
隨著銀行風控自主性的增強,平臺助貸業務的推薦通過率出現了下降趨勢。這一變化源于銀行在風險管理上采取了更為審慎的態度,并制定了差異化的風控標準。這些標準不僅提升了銀行自身的風險控制能力,同時也導致了合作金融機構在服務用戶時出現了資質分層的現象。
風險管理和合規將繼續是P2P平臺發展的重點。平臺需要不斷提升風險管理能力,確保資金安全,同時遵守相關法律法規,保護投資者和借款人的合法權益。
一、市場競爭激烈
目標客戶重疊:隨著平臺數量的增加,各平臺的目標客戶群體往往出現重疊,導致在獲客、風控、產品創新等方面的競爭進一步加劇。
價格戰與惡意競價:為了爭奪市場份額,部分平臺可能采取價格戰或惡意競價策略,這不僅壓縮了平臺的利潤空間,還可能損害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二、無序競爭風險
監管滯后:在P2P平臺行業快速發展的初期,監管政策往往滯后于市場變化,導致部分平臺在監管空白地帶進行無序競爭,如違規宣傳、夸大收益等。
行業自律不足:行業自律組織的發展相對滯后,難以有效約束平臺行為,加劇了市場無序競爭的現象。
三、市場風險
需求變化快:互聯網金融市場需求變化迅速,若P2P平臺不能及時調整經營策略以滿足市場需求變化,將面臨市場份額下降的風險。
宏觀經濟環境: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也可能對P2P平臺行業產生影響,如經濟下行可能導致投資者風險偏好降低,從而影響平臺融資和貸款業務。
四、其他相關風險
技術風險:P2P平臺高度依賴信息技術,系統安全、數據泄露等技術風險不容忽視。黑客攻擊、內部人員違規操作等問題可能導致用戶資金損失,影響平臺聲譽和業務發展。
信用風險:借款人信用不良導致的違約風險是P2P平臺面臨的重要風險之一。部分平臺可能存在信息不透明、欺詐行為等問題,增加了投資者面臨的信用風險。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本研究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咨詢公司領銜撰寫,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家經濟信息中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全國商業信息中心、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中國行業研究網、全國及海外多種相關報刊雜志的基礎信息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P2P平臺行業發展深度調研與未來趨勢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