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質量協會公布了備受關注的2023年中國數字經濟服務質量滿意度測評結果。結果顯示,我國數字經濟服務質量滿意度達到了85分(滿分100分),較去年提高了0.8分,連續四年實現增長并創下歷史新高。自2019年以來,數字經濟服務質量滿意度已累計提升了17.9個百分點,這一顯著的增長不僅體現了數字經濟領域的蓬勃發展,也彰顯了數字經濟在增進民生福祉中的重要作用。
這一測評結果的公布,無疑是對我國數字經濟服務質量的一次全面肯定。數字經濟作為新時代的重要發展引擎,已經滲透到社會經濟的各個領域,為人們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智能的服務體驗。隨著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字經濟服務質量也在不斷提升,為人民群眾的生活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和福祉。
從具體數據來看,數字經濟服務質量的提升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數字化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近年來,我國加快了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步伐,5G、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為數字經濟服務提供了有力支撐。這些基礎設施的完善,使得數字經濟服務更加高效、穩定,滿足了人們對高質量服務的需求。
其次,數字經濟服務創新不斷涌現。在數字經濟時代,創新是推動發展的核心動力。我國數字經濟領域不斷涌現出各種創新服務模式和應用場景,如在線教育、遠程醫療、電子商務等,這些創新服務不僅豐富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提高了服務質量和效率。
再次,數字經濟服務普惠性增強。隨著數字化技術的普及和應用,數字經濟服務的普惠性不斷增強。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無論是發達地區還是欠發達地區,人們都能享受到數字經濟帶來的便利和福祉。這種普惠性不僅促進了社會的均衡發展,也提高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最后,數字經濟服務安全保障能力不斷提升。在數字經濟時代,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是人民群眾關注的焦點。我國加強了對數字經濟服務的安全監管和保障力度,建立健全了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提高了數字經濟服務的安全性和可信度。
中國質量協會公布的2023年中國數字經濟服務質量滿意度測評結果充分展示了我國數字經濟服務質量的顯著提升和顯著作用。未來,我國將繼續加大數字經濟發展力度,推動數字經濟服務質量不斷提升,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智能的服務體驗。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中國數字經濟行業競爭分析與投資風險預測報告》顯示:
一、市場規模與增長
數字經濟市場規模持續增長,已經成為驅動全球及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報告,2022年中國數字經濟市場規模達到50.2萬億元,同比增長10.3%,總量穩居世界第二。預計到了2024年,中國數字經濟市場規模將達到63.8萬億元,顯示出強勁的增長勢頭。
二、核心產業發展
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不斷創新和應用推動了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這些技術不僅提高了傳統行業的生產效率,還催生了電子商務、共享經濟、在線教育等新興業態,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軟件業作為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之一,保持高位運行,增加值同比增長13.4%,顯示出強大的韌性與活力。
數字孿生作為數字經濟邁向新階段的助推器,已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裝備制造、軌道交通和城市管理等領域,市場增長潛力巨大。
三、技術驅動與融合
人工智能技術在數字經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開啟了第四次工業革命智能化革命。人工智能與其他技術的融合,如公有區塊鏈、多組學測序、儲能和機器人等,將帶來生產力的爆發。根據ARK研究顯示,全球范圍內,融合技術帶來的實際GDP增速未來7年有望達到7%以上。
四、數據資源與市場
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數據資源的價值逐漸顯現。2024年將成為數據資源進入企業財務報表的元年,圍繞數據資產化,本年度逐漸形成與其相關的技術體系、服務體系和監管體系。此外,全國統一的數據市場規則開始建立,政府和企業都在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數據資源推動經濟發展。
五、基礎設施建設
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與產業數字生態將進一步融合。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基礎設施建設提速,開始全面支撐企業資產上云、產業鏈上云、產業集群上云,為產業集群實現協同奠定基礎。同時,區塊鏈等數據基礎設施將在部分發達城市開始全面建設,用以支撐當地數字信用體系建立。
六、政策與法規
政府對數字經濟的支持不斷加強,出臺了多項政策促進數字經濟的發展。例如,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提供間接融資支持,并提升直接融資占比,構建覆蓋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體系。此外,政府還加強了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的法規建設,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法律保障。
數字經濟行業市場正在持續快速發展,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核心產業增長強勁,技術驅動與融合趨勢明顯,數據資源價值逐漸顯現,基礎設施建設加速推進,政策與法規不斷完善。這些趨勢將共同推動數字經濟向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2020年5G商用將會帶動約4840億元的直接產出,2025年、2030年將分別增長到3.3萬億元、6.3萬億元,十年間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9%。可以說,隨著中國移動支付、人像識別等數字技術的普及,以及對物聯網等新技術的推進,中國每年將以超過全球平均值3%的速度產生和復制數據,或將于2025年成為G20乃至全球數字經濟的領頭羊。
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先導產業,數字產業化包括電子信息制造業、電信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互聯網行業等。2021年,我國數字產業化規模為8.35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1.9%,占數字經濟比重為18.3%,占GDP比重為7.3%。
產業數字化:這是數字經濟發展的主陣地,指的是傳統產業應用數字技術所帶來的生產數量和效率提升。2021年,產業數字化規模達到37.18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7.2%,占數字經濟比重為81.7%,占GDP比重為32.5%。
一、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與產業數字生態融合加速
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基礎設施建設提速:這些技術將全面支撐企業資產上云、產業鏈上云、產業集群上云,為產業集群實現協同奠定基礎。
區塊鏈等數據基礎設施全面建設:在部分發達城市,區塊鏈等數據基礎設施將開始全面建設,用以支撐當地數字信用體系建立,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
二、數據資源資產化
數據資源進入企業財務報表:2024年成為數據資源進入企業財務報表元年,圍繞數據資產化,本年度逐漸形成與其相關的技術體系、服務體系和監管體系。
數據資產化加速:隨著數據資產化的推進,數據資源進入企業財務報表規模有望達到百億量級。
三、經濟基礎設施加快布局
全國統一的數據市場規則建立:宏觀層面上,全國統一的數據市場規則開始建立,促進數據資源的有效流通和利用。
數字化生產關系探索:領先的企業將開始大量探索新型數字化生產關系,通過數據驅動,優化生產流程,提升生產效率。
四、新技術涌現與數字賦能深化
算力先行,發展提速:算力網是支撐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基礎設施,尤其是“東數西算”的布局將促進中西部算力設施的發展,提高算力設施利用效率。
智能算力發展加速:我國正在推動全國一體化算力網建設,包括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級算力3個類型的算力一體化建設。
五、數據需求釋放與市場規模擴大
數字需求成為新動力:政府和產業級的數字需求將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有望率先形成規范化的數字需求市場。
市場規模持續擴大:隨著數字經濟的深入發展,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特別是在電子信息制造、互聯網業務、電信業務、軟件業務等領域。
六、政策支持與法律保障
政策鼓勵與支持:各國為了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并在全球競爭中勝出,競相制定數字經濟發展戰略、出臺鼓勵政策。
法律保障加強:政府加強了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的法規建設,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法律保障。
數字經濟行業市場發展趨勢包括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與產業數字生態融合加速、數據資源資產化、經濟基礎設施加快布局、新技術涌現與數字賦能深化、數據需求釋放與市場規模擴大以及政策支持與法律保障等方面。這些趨勢將共同推動數字經濟向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想了解關于更多數字經濟行業專業分析,可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中國數字經濟行業競爭分析與投資風險預測報告》。同時本報告還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