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過境遷,隨著ETF的日益走紅和投資者認知度的不斷提高,行業ETF逐漸走進大眾視野,并似乎正慢慢成為很多投資者看好某個行業時的首選。
截至2023年底,境內交易所掛牌上市的ETF數量達889只,較2022年底增長18.06%;總規模達2.05萬億元,較2022年底增長28.13%。其中權益型ETF市值達到1.73萬億元,約占A股總市值的2%。境內ETF市場全年資金凈流入超5000億元,充分發揮了穩定市場的作用。2023年境內ETF市場資金凈流入達5009.36億元,較2022年增長71.11%。其中股票ETF凈流入最高,達4485.41億元。新發產品中近八成為股票ETF,存量規模增長主要來源于寬基ETF。2023年境內ETF規模增長4508.82億元;其中新發產品貢獻了778.96億元的規模增量,占比17.28%;存量產品規模實現了3729.86億元的增長,占比82.72%。
產品方面,打造旗艦寬基ETF,持續完善產品布局。滬深300ETF單只規模突破千億元,為境內規模最大的權益基金;8只科創50ETF規模合計突破千億元,成為境內第二大寬基指數系列產品。上交所著力以寬基ETF,服務國家戰略的ETF,風險低、收益穩的基金產品為抓手,打造居民財富管理主陣地。機制方面,持續優化配套機制,便利投資者參與ETF市場。推動ETF集合申購試點全部落地,推動納入互聯互通的ETF標的穩步擴容,優化基金產品開發配套機制。
截至6月18日,今年以來新成立的200余只股票型基金(初始基金統計口徑,不同份額合并計算)中,有超過九成基金為指數型品種,其中ETF形式成立的基金超過60只,近半數為行業ETF,覆蓋黃金、油氣資源、軟件服務、汽車零部件、芯片等多個年內熱門行業。反觀主動權益類股票型基金,年內新成立基金數量總共不超過20只,行業主題基金僅有6只。其中,還有5只是發起式產品,首發規模均不足5000萬元。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中國ETF基金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
有些基金公司,可能也會為了差異化需求去積極創新ETF品種,但這些產品可能缺乏長期的業績參考,一旦其走勢與預期相差較大,就容易導致規模縮水從而面臨清盤。
天相投顧相關負責人稱,盡管目前ETF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但由于主流寬基指數產品市場格局較為穩固,市場逐步呈現馬太效應,后進者競爭壓力較大;而如果選擇主題行業類的ETF,又可能因跟蹤指數市場認可度不夠或同類產品競爭壓力太大,導致產品規模過小,從而導致最終清盤。
不少業內人士坦承,行業ETF的強勢發展確實會給主動權益類行業主題基金帶來挑戰。“肯定沒有以前輕松了。”有基金經理表示,過去只要迎上行業風口,相應的主題基金很容易迎來規模大增長,而如今行業ETF的日益走紅無疑會帶來一定的分流。當然,這也有助于形成鯰魚效應,鞭策更多主動權益類行業主題基金的基金經理深耕行業研究和主動投研能力。
ETF屬于工具型的產品,由于ETF不以超額收益為主要目的,這與很多投資者的投資目標不一致,而對于其配置功能來說,缺乏相關知識的投資者認可度可能還不夠高。此外,ETF主要份額集中在場內交易,對于一些沒有場內賬戶的投資者來說難以直接參與。
不過,也有基金經理認為,也無需太過渲染行業ETF帶來的挑戰,它與主動權益類行業主題基金其實并不完全是在同一個賽道里。目前,行業ETF大多是聚焦一級行業,而主動權益類行業主題基金聚焦一級行業的較少,更多是較為細分的行業風格類投資。在細分行業機會的捕捉上,主動權益類行業主題基金有其獨特的靈活性。
想了解關于更多ETF基金行業專業分析,可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中國ETF基金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