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是世界上最輕、電化當量最大的金屬,具有高氧密度等特性,在能源領域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2024年1月統計數據顯示,全球已探獲(探明+控制類別)的鋰礦產資源量約為1.05億金屬噸,折合碳酸鋰當量約為5.59億噸,較2023年1月統計數據增長 7.14%,地域上主要分布在南美鋰三角(玻利維亞、阿根廷和智利)、美國、澳大利亞、巴西、津巴布韋和中國等地。
碳酸鋰是一種無機化合物,呈白色粉末或單斜系結晶,微溶于水、稀酸,不溶于乙醇、丙酮。碳酸鋰在陶瓷、玻璃制造工業中用作助熔劑,在冶金工業中用于提取金屬鋰、鈹、銫、銣等,也用作特種水泥的添加劑。
從全球碳酸鋰供應來看,主要包括鹵水提鋰和礦石提鋰兩種方式,其中又以鹵水提鋰為主導,約占供應量的70%,其中智利地區供應就占全球鋰產品總供應量的50%。我國一直是全球鋰資源消費量最大的國家,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鋰業分會統計,2023年全球鋰及其衍生物產量折合碳酸鋰當量(LCE)約111.6萬噸,其中我國基礎鋰鹽產品產量折合碳酸鋰當量(LCE)約為81.5萬噸,同比增長29.2%。
碳酸鋰的生產周期有一定的季節性特征,主要受到鹽湖季節性結冰、企業裝置定期檢修等情況影響。2023年我國生產碳酸鋰51.79萬噸,同比增長31.1%。從國內碳酸鋰生產區域分布來看,主要的生產區域沿著資源分布,與上游冶煉企業區位重疊。碳酸鋰主要生產省份為江西、四川、青海三省,三省合計生產占比為77%,三省均是鋰礦資源集中分布地區。
碳酸鋰行業競爭格局
從我國碳酸鋰生產企業分布結構來看,上游生產商總量共有50—60家,行業集中度較高。2022年,全國產量居前十位的企業碳酸鋰產量合計為20萬噸,約占總產量的57%,生產格局較為集中。
我國碳酸鋰生產區域與企業分布呈現相對集中的特點,產業集中度較高。這一特點主要體現在特定的地理區域和少數幾家大型企業占據了主導地位。其中,產量最大的企業南氏鋰電2022年產量為3.3萬噸,占比9%,行業尚無絕對壟斷龍頭出現。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碳酸鋰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研究報告》顯示:
碳酸鋰的產業鏈相對比較復雜,產業鏈至上而下核心環節包括鋰礦—鋰鹽—貿易—材料—電池—終端等,而下游終端需求則集中于新能源車(動力電池)、儲能集成系統(儲能電池)兩大板塊。
在碳酸鋰的下游應用中,產品主要分為傳統行業產品和鋰電池兩大類別。然而,碳酸鋰在鋰電池產品中的應用尤為突出,特別是在正極材料的制造中占據了重要地位。近幾年全球碳酸鋰市場產銷量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行業被廣泛地認為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中國鋰電產業鏈較為完善,憑借規模和產業集群優勢,在海外的認可度持續提升,已成為全球電動化進程中不可或缺的推動力量。
碳酸鋰行業未來前景趨勢
隨著我國經濟和制造業保持上升態勢,以及國家對裝備制造業的調整及規劃,碳酸鋰行業未來發展預期向好。2023年全年鋰電池行業產品價格出現明顯下降,2023年1-12月電芯、電池級鋰鹽價格降幅分別超過50%和70%。電池級碳酸鋰供給過剩而需求增速放緩,價格跌破10萬元/噸,跌幅超80%。
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迅速發展和對高性能電池需求的增加,碳酸鋰在鋰電池正極材料中的應用將更加廣泛,這將進一步推動碳酸鋰產業的集中度和競爭力的提升。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碳酸鋰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