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統計顯示,“五一”假期,出境游客達189.7萬人次。記者從多家旅行社和在線旅游平臺了解到,近期,中國出境游需求持續釋放,市場快速增長,歐洲多國成為出境游熱門目的地,歐洲游成為出境游的一大亮點。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出境游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分析:
“五一”假期,中國出境游火熱,帶動全球旅游消費。去哪兒數據顯示,國際機票和酒店的預訂量均創歷史同期新高。“五一”假期,多個免簽目的地的機票預訂量超過2019年,飛往泰國、馬來西亞的機票預訂量同比超過三成,飛往新加坡、格魯吉亞的機票預訂量同比增長1倍以上,飛往哈薩克斯坦、阿聯酋的機票預訂量同比增長超2倍。
眾信旅游集團媒介公關經理李夢然告訴記者,“五一”假期,該旅行社赴新馬泰等免簽目的地的游客數量同比增長200%,赴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哈薩克斯坦等“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游客數量同比增長100%。匈牙利、塞爾維亞等國家的旅游熱度增長迅速,成為新興的歐洲熱門目的地。
據中青旅遨游旅行董事長韓杰介紹,今年以來中國游客赴歐洲游熱情持續增加,隨著中歐航線持續恢復、簽證名額和周期的放寬,更多游客赴歐旅行需求得以釋放。
途牛旅游相關負責人介紹,3月至4月赴歐洲游訂單呈周環比持續增長趨勢,赴法國出游人次占歐洲出游總量的24.8%。希臘等一地深度游以及“法國—意大利—瑞士”“西班牙—葡萄牙”“英國—愛爾蘭”“奧地利—捷克—匈牙利”“塞爾維亞—黑山—波黑”等多國連線產品受青睞。中東歐線路品質較高,自然風光不輸西歐、吃住游體驗好,價格更有優勢。
作為出境旅游大國,出境旅游市場的恢復不僅有助于我國旅游業全面回暖,也將影響全球旅游業的復蘇格局。從全球范圍來看,旅游業在經歷疫情沖擊之后正全面重啟和重構。就我國旅游市場而言,各種內外部因素發生了明顯變化。在此背景下,我國出境旅游市場的恢復并非簡單地回歸到原有的格局,而是需要以動態眼光和系統思維加以審視。
客以自由職業者、企事業單位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和學生居多。年收入水平主要集中在10萬至20萬元。一、二線城市的城鎮居民出游積極,其中一線城市占比35.30%,二線城市占比34.40%。
網絡成為我國出境游客主要的信息來源渠道,出游更加注重體驗感。游客在出境旅游前通過網絡搜索的信息以交通為主,其次為住宿信息、旅游價格信息和旅游地民俗風情等。
就市場需求而言,國民出境旅游消費能力和消費意愿均已發生變化。一方面,經濟收入是影響居民消費的主要因素,也是影響旅游復蘇的重要因素。在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失業率上升的情況下,我國部分居民或暫緩出境旅游計劃,或轉向國內旅游,或壓縮出境旅游消費。另一方面,人們的出游意愿也發生了較大變化,對健康、經濟、安全等方面的風險感知更為敏感,更加關注旅游消費的性價比和實用性。
多家旅游公司今年推出的歐洲游產品打破常規的經典線路設置,探索出一批新線路,比如在歐洲賞花時節,將西北歐、西南歐產品全面調整,除荷蘭一地外,推出荷蘭+比利時、荷蘭+西葡、荷蘭+北歐、荷蘭+德法瑞意比等線路,既滿足了游客賞花的需求,又融合了各區域目的地的優勢,帶給游客更加多元的體驗。
歐洲河輪旅游目前受到中國游客青睞,“躺著游歐洲”已成為中國游客歐洲行的新方式。春秋旅游相關負責人介紹,多瑙河上的“海德堡號”經過翻新后,不僅客房面積擴大,餐飲也更加豐富,贏得了中國游客的喜愛。河輪停靠的港口基本都位于城市中心,夜間行船、白天游玩,游客一覺醒來便來到城市中心,下船即到景區,出游變得更加輕松愜意。目前河輪之旅可一次性游覽奧地利、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德國等多國。
報告顯示,從出境目的地結構上看,我國出境游客分布繼續保持穩定態勢,以進程目的地為主。港澳作為出境主要旅游目的地的優勢持續擴大。
長期來看,我國國民經濟保持長期穩定發展態勢,保障了出境旅游市場的持續復蘇和未來發展。人口是出境旅游需求的基礎,我國自1995年以來一直處于人口年齡結構紅利期,有利于保障出境旅游市場穩定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會激發人們的旅游需求。交通基礎設施持續改善,為出境游提供便利條件。為了吸引更多的中國游客,眾多目的地國家也進一步放寬對中國居民的簽證,簡化簽證手續,啟用電子簽證,縮短辦理時間,使入境更便利。
想要了解更多出境游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出境游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