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炭市場呈現出勃勃生機
在國際社會,生物質炭市場呈現出勃勃生機。國際生物質炭協會和美國生物質炭協會發布的《2023年全球生物質炭報告》顯示,生物質炭生產商、經銷商、增值生產商和設備制造商的營收在2023年超過了6億美元,2021—2023年間的復合年均增長率達到了97%。預計到2025年,生物質炭相關產業營收將進一步增長至33億美元。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實施全面節約戰略,發展綠色低碳產業”,而大力發展生物炭產業對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生物炭技術是目前唯一以輸入穩定性碳源改變陸地生態系統中土壤碳庫平衡、提高碳庫容量的技術。通過炭化將植物固定的二氧化碳轉化為穩定的有機碳再歸還給土壤,從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實現碳封存。陳溫福建議,國家對生物炭產業進行頂層設計。
“雙碳”目標的時代背景下,減少碳排放已經成為共識。然而我們的生活中卻片刻也離不開碳,就連我們人類本身也是碳基生物,目前與我們生活、生產相關的絕大部分碳,來源于煤炭、石油等化石資源,這些資源在生產中會帶來碳排放。因此,研發和推廣可替代化石資源的再生碳資源用于碳基材料的制備,對“雙碳”目標的實現至關重要。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生物質炭行業競爭格局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分析:
相關文獻顯示,生物質炭每年在全球具備的碳移除潛力可達3億噸—2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若得到廣泛應用,生物質炭在中國的固碳減排潛力可接近900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
生物質炭,也被稱為Biochar,是一種作為土壤改良劑的木炭,它能幫助植物生長,并且可以應用于農業用途以及碳收集及儲存使用,與一般用于燃料的傳統木炭有所區別。生物質炭是由生物質在缺氧條件下經過高溫轉化而成的,是一種富含碳素的多孔固體顆粒物質。
生物質炭行業發展潛力分析
稻田是溫室氣體甲烷的重要排放源,我國每年稻田甲烷排放量約500萬—800萬噸。2022年5月,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共同印發《農業農村減排固碳實施方案》,將稻田甲烷減排行動置于十大行動之首。
生物質炭是否能為有機稻田固碳減排分憂,成為專家學者的關注點。事實證明,生物質炭的潛力不可小覷。
生物質炭一般呈堿性,施入土壤后可以中和土壤酸性,促使土壤中的重金屬離子沉淀。同時,生物質炭還可以有效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屬,減少作物對重金屬的吸收。
生物質炭除被直接施用進行土壤改良外,還可與氮、磷、鉀等化學肥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制成生物質炭基肥,作為新型肥料在農田中廣泛應用。鄭聚鋒曾統計過國內247個觀測點的炭基肥田間試驗數據,發現施加了炭基肥后,玉米、大豆、水稻、蔬菜等作物增產率達7.8%—16.8%,所有作物平均增產10.9%。
隨著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不斷深入,以及環保監管日益嚴格,各地區化肥使用量有所下降,作為天然肥料的生物炭肥市場迎來了良好發展契機。
農作物的大量燃燒或廢棄,不但造成生物質資源的嚴重浪費,而且增加了溫室氣體排放,造成對環境污染或潛在污染加劇。生物質炭技術的發展及在在農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中的應用,正是緩解生物質資源的浪費及燃燒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問題的可行途徑。
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支持鼓勵農作物廢棄物生態循環利用的相關政策、法規,生物質炭行業市場空間巨大,前景可觀。
報告根據生物質炭行業的發展軌跡及多年的實踐經驗,對中國生物質炭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進行了分析,并重點分析了我國生物質炭行業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對生物質炭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及前景作出審慎分析與預測。
想要了解更多生物質炭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生物質炭行業競爭格局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