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檢查儀是一種基于光纖陀螺精密測角軌跡測量原理的軌道幾何狀態檢查儀器。它利用軌道兩側的CPII控制網和全站儀的自動跟蹤測量功能,對軌檢儀上的棱鏡進行觀測并獲得該棱鏡的三維坐標,再結合軌道設計文件、傾角傳感器及軌距傳感器信號,利用線路中線點的坐標計算模型、軌道點對應的線路中線點里程計算模型、平順性參數的計算模型與軌檢儀坐標轉換模型,就可以實時計算軌檢儀所處位置的實測三維坐標及其各項平順性參數。
軌道檢查儀主要用于鐵路軌道的靜態內部幾何參數和靜態特定點外部幾何參數的測量。根據其功能和特點,軌道檢查儀可以分為不同的型號,如H型、T型、S型和L型等。
軌道檢查儀行業產業鏈
在上游,主要包括電子元器件、傳感器件、測繪儀器、電氣設備等部件的制造行業。這些部件是制造軌道檢查儀所必需的關鍵元件,它們的質量和技術水平直接影響到軌道檢查儀的性能和精度。同時,上游行業的競爭狀況、市場供應情況以及技術創新等因素也會對整個軌道檢查儀行業產生重要影響。
在下游,則是軌道交通運營和維護單位。這些單位負責使用軌道檢查儀對軌道交通線路進行定期檢測和維護,以確保軌道交通的安全運行。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國內軌道檢查儀行業發展趨勢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顯示:
2023年,全國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不含港澳臺,下同)突破1萬公里,同時,由于一些城市新線路通車運營,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排名發生劇變。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5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06條,運營里程10165.7公里。
2023年,全國運營里程最長的前10大城市為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深圳、武漢、杭州、重慶、南京和青島,分別為836、825、641.5、601.7、567.1、529.6、516、494.6、459.4和326.3公里。隨著軌道交通網絡的不斷擴大和運營需求的增長,下游市場對軌道檢查儀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
軌道檢查儀行業的發展經歷了從人工目視和簡單測量工具到自動化、智能化設備的轉變。隨著科技的進步,特別是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軌道檢查儀的功能得到了極大的拓展,從最初只能檢測軌道的幾何尺寸,到如今能夠全面評估軌道的各個方面,包括表面狀況、結構完整性等。
國家鐵路局和國鐵集團頒布的鐵路行業技術標準,構成了鐵路專用產品進入行業的基礎門檻。這些標準緊密結合了我國鐵路運營的實際需求,強調了產品的安全可靠性技術要求,明確了質量性能指標和試驗檢驗方法,為保障鐵路產品質量、確保鐵路安全運營提供了重要支持。
這些技術標準確保了鐵路建設所采納的技術和產品符合質量、安全、衛生、環保、能效及綜合交通等全方位要求,為鐵路工程和產品質量的監督檢驗提供了客觀、公正和科學的技術依據,起到了規范市場秩序、引導行業健康發展的關鍵作用。
2023年,鐵路固定資產投資拐點向上,軌交裝備需求復蘇持續,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645億元、同比增長7.5%;投產新線3637公里,其中高鐵2776公里。
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明確了注重新科技深度賦能應用,提升交通運輸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水平的基本原則,并制定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與交通運輸深度融合,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率顯著提高的發展目標,要求推進基礎設施智能化升級,完善設施數字化感知系統,增強關鍵路段和重要節點全天候、全周期運行狀態檢測和主動預警能力。
隨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快速發展,智能化軌道檢查儀已經成為市場的主要發展方向。這些智能設備能夠實現遠程監控、數據分析和預警等功能,提高了設備的效能和安全性。未來,智能化和自動化是軌道檢查儀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國內軌道檢查儀行業發展趨勢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