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設計分為產品設計、環境設計、傳播設計、設計管理4類;包括造型設計、機械設計、服裝設計、環境規劃、室內設計、UI設計、平面設計、包裝設計、廣告設計、展示設計、網站設計等。
工業設計又稱工業產品設計學,工業設計涉及到心理學,社會學,美學,人機工程學,機械構造,攝影,色彩學等。工業發展和勞動分工所帶來的工業設計,與其它藝術、生產活動、工藝制作等都有明顯不同,它是各種學科、技術和審美觀念的交叉產物。
全球工業設計行業發展現狀
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工業設計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工業設計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英國早期的工業革命,真正意義上的工藝美術運動則誕生于德國,嚴謹的德國工藝使得設計的靈感在產品上得到了體現。美國制造業的創新精神,將工業設計與科技創新結合,工業設計產品開始產業化,工業設計產業成長起來。二戰以后,日韓等國迅速將工業設計作為振興制造業的有效手段加以推廣。八十年代初工業設計理念開始傳入中國。
發達國家將工業設計列入重要發展戰略。英國是工業設計的發源地,非常重視工業設計的作用,成立了國家設計委員會,全面推動英國工業設計的發展。德國在工業革命后一直注重現代工業設計的發展,擁有13000多家設計機構。柏林的國際設計中心提供專項資金,通過與大專院校合作培養大量人才,展示了優秀的工業設計成果,設立了德意志設計獎。
通過對國內外工業設計現狀分析,美國是世界先進制造業大國,將工業設計提到國家戰略層面,形成了完整的產學研體系,擁有完善的專利保護制度。日本提出“科技立國、設計開路”的國策,二戰后開始投入大量資金發展工業設計,制定了選拔優秀設計產品的G標志制度,設立最佳界面獎、最佳景觀獎等獎項,日本在戰后經濟得以復蘇和騰飛。韓國政府2000年提出“設計韓國”的戰略口號,并連續提出三個促進設計產業發展的五年計劃,培養的設計人員數量居世界第二位,培養了現代、大宇、三星等著名企業。
就像現代主義所追求的烏托邦式的社會理想與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現實難以協調一樣,綠色設計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理想主義的色彩,要達到舒適生活與資源消耗的平衡以及短期經濟利益與長期環保目標的平衡并非易事。這不僅需要消費者有自覺的環保意識,也需要政府從法律、法規方面予以推進。當然,設計師努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各國發展的不平衡也導致了綠色設計實現的困難。歷史的經驗已經告訴我們,不論是哪個經濟體的發展都很難逃脫那種污染——治理的怪圈。無節制的消耗與污染當沒有威脅到本身的生活時,人們是不會意識到要采用更環保的方式、企業也不會主動減少自己的利益來善待我們的環境。當發達國家建立起一整套成熟的工業環保標準時,那些發展中國家正處于工業化的初期,技術、觀念等的原因使他們不可避免的要走發達國家的老路。而發達國家的綠色壁壘又延緩了他們的工業進程。
更多工業設計行業深度分析,請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工業設計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