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體是指進行商業活動的實體空間,如購物中心、商業街、百貨商場、寫字樓、商務公寓等,它們是商業地產的具體表現形式。隨著時代的發展,商業體早已不限于某一種單純的商業業態,而是多種業態融合發展,即商業綜合體。
據贏商大數據統計,截止2022年12月31日,全國購物中心存量項目達5685個,體量達5.03億平方米。2023年,商業地產行業以新開394個商業項目(3萬方及以上購物中心/獨立百貨)結束。截至2023年12月底,國內已開業購物中心5827個,體量為5.17億平方米,存量增速放緩至6.8%。
商業體去庫存是指降低產品在企業的庫存水平,加速企業消化過剩產能的過程。這一過程通常涉及降低產品庫存水平,通過一系列策略和方法減少或消除商業體內的過剩庫存。
具體來說,商業體去庫存可以分為狹義去庫存化和廣義去庫存化。狹義去庫存化主要指的是降低產品庫存水平,例如,在房地產行業,當大量房屋未售出時,去庫存就是指采取各種措施將這些房屋賣出去,去除大量的存量。而廣義去庫存化則是一個更長期、更廣泛的過程,涉及消化過剩產能,使產能與消耗達到一個動態平衡。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國內商業體去庫存現狀分析與投資策略報告》顯示:
在商業體去庫存的過程中,通常會采用多種策略,如降價銷售、促銷活動、跨界融合、線上線下融合、庫存管理技術等,以加速庫存的消化和減少庫存積壓。這些策略可以根據商業體的具體情況和市場需求進行選擇和調整。
5月,中國零售業景氣指數(CRPI)為50.9%,較上月微升0.5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環比增長,持續保持穩健上升態勢。數據顯示,五一假日消費拉動作用明顯,商品經營類企業比較活躍,租賃經營類企業景氣指數持續增長,電商經營類企業穩扎穩打。從區域角度看,大灣區因港澳消費的加持,消費暢旺;長三角市場規模大,持續向好。
從行業分類看,商品經營類指數為50.5%,較上月微升0.2個百分點;租賃經營類指數為52.6%,較上月上升2.4個百分點;電商經營類指數為50.8%,與上月持平。
互聯網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可以隨時為消費者提供海量商品選擇。伴隨著消費者對效率、便捷性的要求愈發提高,消費品牌對營銷效果與風險把控意識的逐步加強,更精準的數字化應用成為零售行業提升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面對這樣的強勢競爭,越來越多的百貨零售企業放棄了以往“大而全”的定位,而是聚焦某類客群的生活方式,有針對性地找到差異化立足點。
一些傳統百貨在轉型升級過程中選擇了“做減法”,即圍繞精準定位進行招商或加強自營。例如,老百貨非標煥新項目北京賽特+購物中心大幅度“去零售化”,圍繞“北京CBD新社交聚場”的定位,重點打造餐飲、社交體驗,與米其林、黑珍珠榜單上的知名餐飲品牌進行首店共創,引入多家高端餐飲門店。
為了降低庫存水平,商業體需要優化供應鏈管理,提高供應鏈的靈活性和響應速度。通過加強與供應商的合作,實現信息共享和協同作業,可以更好地控制庫存水平,減少不必要的庫存積壓。
未來,商業體去庫存行業發展趨勢將呈現為精細化管理、多元化銷售渠道、供應鏈協同管理、個性化產品和服務以及綠色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等方向。這些趨勢將有助于商業體更好地適應市場變化,提高庫存周轉率,降低庫存風險,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國內商業體去庫存現狀分析與投資策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