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對于天然、有機和營養豐富的食品的需求不斷增長,龍眼作為一種具有多種健康功效的水果,受到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特別是中老年人口的增長,推動了健康食品市場的增長,龍眼肉等滋補食品的需求也隨之增加。
龍眼是無患子科龍眼屬植物。花期春夏間,果期夏季。經濟用途以作果品為主,因其假種皮富含維生素和磷質,有益脾、健腦的作用,故亦入藥;種子含淀粉,經適當處理后,可釀酒;木材堅實,甚重,暗紅褐色,耐水濕,是造船、家具、細工等的優良材。
龍眼于桂花飄香的時節成熟,因此得名。原產于我國南部至西南部,栽培歷史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漢代,現在主要分布于廣西、廣東、福建和臺灣等省區。龍眼的果肉透明,汁多,味甜,營養豐富,含果糖、蔗糖、維生素C等成分。其不僅可以直接食用,還可以干制或制作成罐頭。此外,原衛生部已將其定為可用于保健食品的原料。
龍眼原產于中國南部地區,是中國南部和東南部著名的果樹之一,廣泛栽培于福建、廣西、臺灣、廣東、貴州、四川、海南、云南等地,其中福建和廣西的產量較大。龍眼喜溫暖濕潤的氣候,能忍受短期霜凍,繁殖方式包括嫁接、高壓和種子育苗。
龍眼是中國最大的熱帶特色果樹之一,產量和品質均居世界前列。隨著農業技術的發展和龍眼出口貿易的增加,龍眼市場規模呈逐年增長的趨勢。全球龍眼市場預計將以每年5%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到2025年預計將達到5億美元。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龍眼生產國和消費市場,目前約占全球市場的60%。
據統計,截至2020年廣東省龍眼種植面積為171.37萬畝,總產量為93.1萬噸。目前,廣東全境除北部少數地區外,均有龍眼分布,已形成了粵西龍眼早熟區、珠江三角洲龍眼中熟產區以及粵東龍眼遲熟產區。其中產量最高的地區是茂名市,其余地區產量均在10萬噸以下。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龍眼行業市場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報告》顯示:
創新型產品的不斷出現,如龍眼干、罐頭以及各種精致的飲料,推動了龍眼行業的發展。這些產品不僅豐富了消費者的選擇,也增加了龍眼行業的市場競爭力。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對于天然、有機和營養豐富的食品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龍眼作為一種具有滋陰補腎、補中益氣、潤肺、開胃益脾等功效的水果,受到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
中國龍眼加工量不多,鮮龍眼進口量遠大于進口量,據統計,截至2021年1-11月我國鮮龍眼進口量為38.67萬噸,同比增長43.43%,出口量為0.6萬噸,同比增長36.21%。進出口金額方面,2018年以來我國鮮龍眼進口金額逐年增長,截至2021年1-11月我國鮮龍眼進口金額為5.86億美元,同比增長55.91%,出口金額為0.14億美元,同比增長28.63%。
龍眼行業的發展也面臨一些挑戰,如品種選擇、技術和管理水平等方面的限制,導致龍眼的品質和產量仍有待提高。同時,隨著龍眼市場的不斷擴大,市場競爭也越來越激烈,龍眼的價格波動和市場風險增加,給農民的收入和市場供應帶來一定的不確定性。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龍眼生產國,但龍眼在國際市場上的份額仍有提升空間。未來,隨著出口市場的增加和國際貿易的便利化,龍眼將更深入地進入國際市場,與國際同行展開競爭。隨著消費者對龍眼產品要求的提高,龍眼行業有望實現品牌化、高端化發展。品牌化、高端化的產品能夠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
隨著市場需求的增長和產品創新的發展,龍眼行業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預計未來幾年內,龍眼行業將保持穩定的增長態勢。中國龍眼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未來出口市場將進一步擴大。特別是東南亞、日本、歐洲和北美等地區將成為中國龍眼的重要出口市場。
隨著龍眼行業的不斷發展,產業鏈整合優化將成為行業的重要趨勢。通過整合產業鏈資源,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降低成本和市場風險,增強行業的整體競爭力。技術創新是推動龍眼行業發展的重要動力。未來,隨著農業科技的進步和智能化技術的應用,龍眼行業將實現更加健康、可持續的發展。
總的來說,龍眼行業市場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場潛力。然而,要實現這些前景和潛力,龍眼行業需要克服一些挑戰和問題,如提高產品質量和安全性、加強品牌建設和市場營銷、加強國際合作和拓展國際市場等。同時,龍眼行業也需要關注市場需求的變化和消費者需求的變化,不斷創新和改進產品,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4-2029年中國龍眼行業市場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報告》。
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