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骨骼機器人技術是一種融合了傳感、控制、信息融合以及移動計算的綜合技術,旨在為操作者提供一種可穿戴的機械機構。這種機器人,也被稱為“可穿戴的機器人”,主要套在人體外面,通過傳感器采集人體運動信號,并將這些信號轉化為機械結構所需的控制信號。這些信號經過處理后,能夠驅動外骨骼機器人完成各種復雜的任務。
外骨骼機器人通常由多個關節組成,每個關節都有一個電機或液壓缸來驅動。當用戶在穿戴外骨骼時,傳感器會檢測到用戶的運動意圖,并將這些意圖轉換為相應的控制信號。這些控制信號經過處理后,會被發送到電機或液壓缸中,從而使得外骨骼關節開始移動。為了保持與用戶身體部位之間的接觸和穩定性,外骨骼通常使用一些附加裝置來固定在用戶身上,例如柔性材料和鞋子等。
外骨骼機器人在多個領域都有廣泛應用。在醫療康復領域,康復型下肢外骨骼機器人可以幫助患者自主進行康復訓練,輔助偏癱患者的日常行走。在工業領域,助力外骨骼機器人可以幫助搬運工人減少搬運過程中的能量損耗,提高搬運能力,保證工人的工作安全。在軍事領域,士兵通過穿戴外骨骼機器人可以提高遠距離負重行走能力。在搶險救災領域,由于地形環境復雜,救災人員穿上外骨骼機器人可以提高搬運能力,減少行動中的能量損失,保持更長時間的救災體力。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外骨骼機器人產業鏈供需布局與招商發展策略深度研究報告》分析
外骨骼機器人產業鏈供需布局
在上游環節,主要包括原材料供應商和零部件制造商。高品質的原材料和精確的零部件是外骨骼機器人性能穩定性的基礎。例如,傳感器、控制系統、驅動系統等關鍵部件的供應情況直接影響到中游制造商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這些上游企業通常需要具備深厚的研發能力和生產技術,以滿足中游制造商對于高精度、高可靠性的零部件需求。
中游環節主要是外骨骼機器人的制造和集成。這一環節的企業需要具備強大的研發、生產和集成能力,能夠將上游的零部件和原材料轉化為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外骨骼機器人產品。中游企業還需要根據市場需求,不斷調整和優化產品設計,以滿足不同領域用戶的多樣化需求。
下游環節則是外骨骼機器人的應用市場。醫療康復領域是外骨骼機器人應用的主要領域之一,用于幫助患者進行康復訓練,提高生活質量。此外,工業、軍事、消防救援等領域也對外骨骼機器人有著廣泛的需求。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成本的降低,外骨骼機器人的應用領域還將進一步拓展。
在供需布局方面,隨著人口老齡化、殘疾人群體的擴大以及工業、軍事等領域對高效、省力技術的需求增加,外骨骼機器人的市場需求呈現出持續增長的態勢。目前,市場上的外骨骼機器人產品主要由幾家國際知名企業和部分國內企業供應,市場競爭較為激烈。為了搶占市場份額,企業需要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和性能,降低生產成本,以滿足不同領域用戶的需求。
2020年全球外骨骼機器人市場規模約為3.9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將增長至68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33.09%。特別是在2025年至2028年期間,預計將進入高速增長階段。中國外骨骼機器人行業目前還處于早期擴張階段。2016年至2021年間,市場規模從0.03億元增長至4.4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71.19%。
外骨骼機器人技術不斷進步,涵蓋了傳感、控制、信息融合、移動計算等多個領域。這些技術的發展有助于提高機器人的性能和實用性。外骨骼機器人的應用領域廣泛,包括醫療康復、工業、軍用和養老助殘等。隨著技術的發展和市場需求的增長,這些應用領域將繼續擴展。
全球外骨骼機器人市場中,國外企業如Cyberdyne Inc.、Ekso Bionics、Lockheed Martin等占據優勢,而中國企業在技術和發展程度上相對較弱,但近年來在數量上增長較快。
中國外骨骼機器人行業的專利申請數量從2014年的24項增長至2021年的258項,雖然2022年有所下降,但整體上仍顯示出行業的創新和發展趨勢。
了解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外骨骼機器人產業鏈供需布局與招商發展策略深度研究報告》。同時, 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