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甘膦原藥行情有所抬頭
草甘膦,為全球市場份額最大的除草劑,具有高效、低毒、廣譜滅生性等優點。同時,基于其良好的除草效果以及低毒特性,草甘膦也適用于輪種期的農業生產以及果園的除草。近期,草甘膦原藥行情有所抬頭。卓創資訊數據顯示,自3月25日至4月7日,草甘膦原藥價格由2.52萬~2.55萬元(噸價,下同)漲至2.57萬~2.58萬元,漲幅達1.58%。
據隆眾資訊數據顯示,3月份中國草甘膦產能利用率為76.64%,隨著草甘膦海內外需求好轉,場內庫存下降,且原藥加工制劑訂單跟進良好,企業開工率正常,原藥采購量提升。目前草甘膦多數企業裝置開工率維持高位運行,僅西南部分企業裝置開工率維持在五成左右。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草甘膦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顯示:
草甘膦原藥合成工藝主要包括甘氨酸法和亞氨基二乙酸法(IDA法),國內企業多采用甘氨酸法工藝。草甘膦原藥需要與其他特定化學制劑配比形成草甘膦制劑后才能滿足終端用戶使用。2022年全球草甘膦原藥產能約為118萬噸,生產企業總計在10家左右,其中美國孟山都擁有產能約37萬噸/年,剩余產能主要集中在中國。
草甘膦主要使用在轉基因作物上,而轉基因作物基本集中在巴西、美國、阿根廷、澳大利亞、印度等國家,因此中國80%以上的草甘膦出口到國外。國內草甘膦龍頭興發集團、新安股份、江山股份)、廣信股份、和邦股份等公司已登陸A股。隨著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增加以及百草枯等除草劑逐漸退出市場,草甘膦市場需求仍具備增長空間。
草甘膦的下游領域包括農用市場和非農用市場。其中農用市場占 90%以上,草甘膦可應用于傳統作物、轉基因作物、果蔬等防除各種常見雜草,具體包括谷物和麥類、油料作物和豆類、水果和蔬菜、甘蔗、種植園作物和牧場。農用市場中主要市場為轉基因作物,轉基因種子主要由玉米、大豆、棉花等幾種和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作物組成。
草甘膦不僅除草效果優異,而且具備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優勢,成為重要的農藥生產資料。國外部分地區限制或禁止使用草甘膦,但僅限制草甘膦在公共場所等非農業領域使用,未限制草甘膦在農業領域的使用。
草甘膦產業鏈利潤重心主要維系在草甘膦產品自身。其上游甘氨酸利潤空間相對較小。草甘膦價格低位延續,利潤空間縮小。甘氨酸法草甘膦的市場毛利為482.34元,同比下降95.15%;雙甘胺法草甘膦市場毛利為4956.06元,環比下降2.98%,同比下降75.11%;二乙醇胺法草甘膦市場毛利為4958.19元,環比下降2.62%,同比下降62.03%。
近年來,草甘膦行業的毛利率和凈利率呈現出一定的波動性。在原材料成本上升和環保政策趨嚴的背景下,一些企業的盈利水平受到影響。2024年,隨著原藥價格大幅下跌,企業利潤空間更是受到擠壓。
據統計,預計2024年中國草甘膦出口量較2023年有所增加,主要由于2023年,海外庫存高位,開始進入去庫周期,2024年庫存或進入常規期,采購回復預期提升,出口量預期上行。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本研究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咨詢公司領銜撰寫,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家經濟信息中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海關總署、全國商業信息中心、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中國行業研究網、全國及海外多種相關報紙雜志的基礎信息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和數據,客觀、多角度地對中國草甘膦市場進行了分析研究。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草甘膦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