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務院物流保通保暢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近期發布的監測數據,我們可以看到4月8日至4月14日這一周,全國貨運物流的運行狀況非常有序。各項物流指標均呈現出積極的增長態勢,顯示出我國物流行業的強勁活力和穩健發展。
具體來說,國家鐵路在這一周內累計運輸貨物達到了7218.7萬噸,相比前一周增長了2.66%。這充分體現了鐵路運輸在物流體系中的重要作用,同時也反映了我國鐵路運輸能力的不斷提升。
全國高速公路的貨車通行量也呈現出顯著增長,累計達到了5447.5萬輛,環比增長了16.34%。這一增長不僅體現了高速公路網絡的發達和高效,也顯示了我國物流運輸需求的持續增長。
在港口物流方面,監測數據顯示,港口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達到了25304.5萬噸,環比增長了4.88%。同時,集裝箱吞吐量也實現了3.22%的環比增長,達到了587.4萬標箱。這充分說明了我國港口物流的強勁發展勢頭和巨大潛力。
在航空物流方面,民航累計保障航班達到了11.7萬班,其中貨運航班4124班,包括國際貨運航班2467班和國內貨運航班1657班。這一數據環比增長了4.47%,顯示出航空物流在應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市場需求方面的靈活性和高效性。
郵政快遞服務也呈現出穩健的增長態勢。數據顯示,郵政快遞累計攬收量約31.43億件,環比增長了4.56%;累計投遞量約31.1億件,環比增長了4.86%。這一增長不僅體現了郵政快遞服務的廣泛覆蓋和高效運轉,也反映了我國消費市場的活躍和消費者需求的持續增長。
綜上所述,根據國務院物流保通保暢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的監測數據,我們可以看到我國貨運物流在本周內運行有序,各項指標均呈現出積極的增長態勢。這充分展示了我國物流行業的強大實力和巨大潛力,也為我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國物流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顯示
2023年上半年,國鐵集團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穩住經濟大盤、做好物流保通保暢工作的部署要求,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鐵路運輸,全力保障國計民生重點物資運輸,為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運輸支撐。
統計顯示,今年1至6月份,國家鐵路日均裝車完成17.8萬車,同比增加1萬車、增長5.9%,單日貨物發送量、貨運周轉量、裝車數、卸車數等多項指標刷新歷史紀錄。同期,國家鐵路發送煤炭10.4億噸,同比增長7.9%;其中電煤6.9億噸,同比增長9.1%。截至6月30日,全國363家鐵路直供電廠存煤6464萬噸,平均可耗天數25.4天,保持較高水平。
7月份我國交通運輸經濟繼續保持恢復態勢,客運、貨運、港口貨物吞吐量、交通固定資產投資等主要統計指標同比均實現增長。
客運方面,7月份,完成營業性客運量9.1億人次,同比增長47%;完成城市客運量82.1億人次,同比增長14.7%;完成高速公路9座及以下小客車出行量20.7億人次,同比增長20.2%。
貨運方面,7月份,完成營業性貨運量47.4億噸,同比增長7.1%、比6月加快2.8個百分點。分方式看,鐵路同比增長0.1%,公路同比增長8%,水路同比增長6.9%,民航同比增長11.6%。
港口貨物吞吐量方面,7月份,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14.3億噸,同比增長6.6%,其中內、外貿吞吐量同比分別增長5.8%和8.5%。
2022年,物流行業的競爭格局發生了顯著變化。在逆境中,規模型物流企業展現出了強大的增長勢頭,市場集中度實現了快速提升。據統計,截至2022年底,全國范圍內A級物流企業的數量已經突破了8600家,顯示出物流行業的蓬勃發展態勢。
在這一背景下,中國物流50強企業的表現尤為亮眼。這些企業的收入合計接近2萬億元,凸顯了其在物流行業中的主導地位。同時,商務部、中物聯等八個單位聯合公布了2022年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城市和示范企業名單,共有15個示范城市和106家示范企業入選。這一舉措標志著供應鏈創新應用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為物流行業的進一步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除了企業層面的競爭,國家也在積極推進物流樞紐和基礎設施的建設。2022年,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進一步擴圍至95個,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名單也達到了41個。這些物流樞紐和基地的建設,不僅有助于提升物流效率,還推動了物流行業的整體發展。
此外,物流網絡建設也取得了長足進展。國家綜合貨運樞紐、多式聯運示范工程、跨境電商海外倉、城郊大倉、農村縣域物流網點等設施得到了政策的支持,為物流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智慧物流方面,新技術和新模式的應用不斷涌現,為物流行業帶來了新的活力。同時,國際物流也在不斷開拓新賽道,加強了與全球物流網絡的連接。
為了支持物流行業的發展,各部門和地方政府也密集出臺了助企紓困政策,為現代物流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這些政策的實施,不僅有助于解決物流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還進一步促進了物流行業的健康發展。
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快遞企業進行下半場比拼的重要方式。近兩年,各快遞企業通過加強科技創新、數字化應用,提升服務能力和技術水平,千方百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電子面單全面應用、自動分揀加快推廣、無人倉技術進一步普及,以及無人車、無人機在多場景實現常態化運營……這些數字化的應用都為解決末端配送難題提供了更多可能。
伴隨電子商務與網絡零售的蓬勃發展,我國郵政快遞業發展迅速,年物流業務量躍上千億件臺階,最高日處理能力超過7億件。但成績的背后也有不足。
隨著新零售模式興起,快遞企業與一二三產業加速融合,企業出單量快速攀升,物流客戶需求變得更加多元,而快遞從業人員數量的增長跟不上快遞業務量的增長;傳統的倉庫設備和人工分揀模式既不能匹配海量訂單要求,還會因銷售旺季短期招工難等因素,帶來不必要的人力成本高企、管理難度加大等問題。
物流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預測未來業務的市場前景,以幫助客戶撥開政策迷霧,尋找行業的投資商機。物流報告在大量的分析、預測的基礎上,研究了行業今后的發展與投資策略,為物流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洞察先機,根據市場需求及時調整經營策略,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了準確的物流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
未來物流行業行情如何,請點擊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國物流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