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作為資源與服務共享的新穎方式,其平臺內的硬件資源、網絡架構以及應用環境都能隨時隨地、依據需求靈活調配。凡符合這一理念的IT服務,我們都可以稱之為云計算服務。在當前數字化浪潮中,云計算扮演著核心技術的角色,對于推動各類復雜業務的協調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經過多年的積淀與發展,云計算已然成為國家與企業間競爭的關鍵力量。
云計算的特性多樣且鮮明,它擁有資源池化、按需調配、快速彈性擴展的能力,同時網絡訪問范圍廣泛,服務可度量。其起源可以追溯到私有云的內部解決方案,那時數據中心初步嘗試應用虛擬、動態、實時分享等技術,主要目的是滿足內部應用需求。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商業需求的日益增長,人們開始考慮將計算能力對外租售,進而形成了公共云的概念。
從部署類型或“云”的歸屬來看,云計算主要呈現出三種形態:公共云、私有云和混合云。公共云是由某一組織擁有并運營的基礎設施,它面向公眾或某一特定行業提供云計算服務。而私有云則是將云基礎設施與軟硬件資源部署在機構或企業的內網中,專供內部各部門使用。混合云則處于這兩者之間,結合了公共云和私有云的特點,實現了靈活性與安全性的平衡。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云計算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分析
云計算行業的產業鏈分析
在云計算的產業鏈中,云服務提供商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他們不僅負責開發云產品,還提供相應的服務以滿足市場需求。在這個鏈條中,上游產業主要由基礎設施提供商構成,他們負責銷售設備服務器、路由器和交換機給IDC制造商或直接供應給云服務提供商。而云計算的下游則主要面向傳統行業和個人用戶,包括互聯網、政府、金融等多個領域。
目前,我國云計算的應用已經不僅局限于互聯網領域,而是逐漸拓展至政務、金融、工業、醫療、交通等傳統行業。然而,各行業在應用云計算的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差異,形成了階梯狀的分布格局。位于第一梯級的互聯網和信息服務業已經基本實現了云計算的深化應用。這些行業憑借自身IT屬性的先天優勢,成功地將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新興技術與云原生能力相融合,進一步提升了企業業務的智能化水平。
而在第二梯級中,金融、政務、交通等行業在云化改造方面也在持續加深。以金融行業為例,這些行業普遍采用容器、微服務、中間件等云原生技術,對底層架構進行云化升級,構建出更加敏捷高效的研發運維體系,并加大了對云原生應用重構能力的投入。
不過,位于第三梯級的能源、醫療、工業等行業在核心系統的云化改造程度上還有待提升。這些行業的云化改造主要集中在非核心系統上。比如,在醫療行業,云化改造主要聚焦于信息及門戶系統、檔案及醫事服務等系統,通常采用專有云或混合云的部署方式。而在能源行業,由于生產環境多位于邊遠地區,對分布式云的應用尚顯不足,仍需借助云邊協同的方式進行邊緣側的云化改造。
隨著全球經濟的逐步復蘇,云計算市場至2021年已大致恢復到了疫情之前的增長態勢。根據最新數據,2021年全球云計算市場規模攀升至3307億美元,同比顯著增長32.44%。2022年全球云計算市場規模達到了4053億美元,雖然增幅有所放緩,但仍保持在22.6%的較高水平。
在云計算服務領域,我們通常將其劃分為三類: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平臺即服務(PaaS)和軟件即服務(SaaS)。IaaS主要為用戶提供虛擬化的計算資源,滿足用戶靈活、高效地使用計算能力的需求;PaaS則為開發人員提供了一個全球化的互聯網平臺,用于構建和部署各類應用程序與服務;而SaaS則直接向用戶提供完整且易于訪問的軟件應用程序,這些應用運行在云基礎設施之上,用戶可通過多種客戶端設備進行訪問。
2022年全球SaaS市場規模達到了1816億美元,占據了整個云計算市場的44.8%,顯示出其在企業服務中的重要地位;PaaS市場規模為1094億美元,占比27.0%,反映出開發者對于云平臺的強大需求;而IaaS市場規模也達到了1143億美元,占比28.2%,表明基礎設施服務在云計算市場中的不可或缺性。
云計算行業的發展前景分析
隨著企業上云步伐的加快,云計算已經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技術。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將業務遷移到云端,以享受云計算帶來的靈活性和可擴展性。這為云計算行業提供了巨大的市場需求和發展空間。
云計算正在與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前沿技術深度融合,推動了行業的創新與升級。例如,云計算可以為人工智能提供強大的計算能力和數據處理能力,從而加速人工智能的發展和應用。同時,區塊鏈技術的引入也為云計算帶來了更高的安全性和可信度。
了解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云計算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同時, 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