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有關調查,工業是中國能源及電力消費最大領域。僅以電機為例,它消耗了中國工業總用電量的75%,電機能效每提高1個百分點,可年節約用電260億千瓦時左右,初步估算,全國電機系統年節電潛力達1300億至2300億千瓦時。
我國目前電能利用率主要集中在鋼鐵、電力、煤炭、石油、化工、建材、紡織、造紙、印染九大高能耗行業,不少企業因為新舊設備混雜、配置不合理、人為浪費等多種原因,有顯著節電空間。
節點設備發展概況
節電設備是引用了世界最先進的微電子控制技術,結合國內實際使用情況,經過軟硬件二次開發后推出的新一代高科技產品。這些設備結合了電磁技術、智能化控制技術、數據控制技術,以實現對電力消耗的智能調節和優化。
節點設備的主要目標是使輸出電壓穩定在設定的額定值范圍之間,實現公共照明系統的工作電流與亮度需求的理想結合,從而達到節電和優化供電目的。節電率可高達20%~40%,對用電系統的保護作用可使其壽命延長3~4倍。
節電設備的應用范圍廣泛,不僅限于家庭領域,也在商業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家庭領域,智能插座、智能照明系統、智能空調、智能冰箱等家電產品都采用了智能控制技術實現節能效果。在商業領域,如商場、超市等大型商業場所,節電設備能夠顯著降低照明設備和空調設備的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節電設備行業SWOT 分析
優勢(Strengths):
技術創新:節電設備行業持續引入先進的微電子控制技術、電磁技術、智能化控制技術等,使產品性能不斷優化,節能效果顯著提高。
廣泛的應用范圍:節電設備可以應用于家庭、商業、工業等多個領域,滿足不同場景的節能需求。
環保貢獻:節電設備的使用有助于減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符合全球環保趨勢。
劣勢(Weaknesses):
市場推廣不足:盡管節電設備具有顯著的節能效果,但部分消費者和企業對其認知度仍然不高,市場推廣力度有待加強。
成本較高:相對于傳統設備,節電設備的研發和生產成本較高,可能導致售價偏高,影響市場推廣。
技術更新迅速:隨著科技的進步,節電設備行業需要不斷投入研發,以適應市場變化,否則可能面臨技術落后的風險。
機會(Opportunities):
政策支持:隨著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長和環保意識的提高,各國政府紛紛出臺節能政策,為節電設備行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市場需求增長: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推進,能源需求持續增長,節電設備的需求也將隨之增加。
技術創新帶來的機遇: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的不斷涌現為節電設備行業提供了更多的創新機會。
威脅(Threats):
市場競爭激烈:節電設備行業參與者眾多,市場競爭激烈,可能影響企業的盈利能力。
行業標準不統一:目前節電設備行業標準尚未完全統一,可能影響市場的規范化發展。
技術風險:節電設備的技術更新迅速,如果企業無法跟上技術發展的步伐,可能面臨被淘汰的風險。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節電設備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戰略分析報告》顯示:
2023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9.22萬億千瓦時,人均用電量6539千瓦時;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6.7%,增速比2022年提高3.1個百分點,國民經濟回升向好拉動電力消費增速同比提高。
電力生產供應方面,截至2023年底,全國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29.2億千瓦,同比增長13.9%;人均發電裝機容量自2014年底歷史性突破1千瓦/人后,在2023年首次歷史性突破2千瓦/人,達到2.1千瓦/人。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在2023年首次超過火電裝機規模,占總裝機容量比重在2023年首次超過50%,煤電裝機占比首次降至40%以下。
居民生活約占中國能源消費總量的13%,年用電量達1.17萬億千瓦時,電冰箱、空調、洗衣機、熱水器及照明系統等均為主要用電產品。同時,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終端用能產品設備生產、消費和出口國。提升重點用能產品設備能效水平,既要靠消費端的大力推廣,也離不開生產端的協同發力。
隨著智能化、數字化等技術的不斷發展,節電設備的功能和性能將得到進一步提升。例如,通過引入智能傳感器、數據采集和分析技術,電機節電器可以實現更精確的能耗監測和控制,提高能效和降低能耗。同時,綠色能源的應用也為節電設備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節電設備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戰略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