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球范圍來看,商業智能行業市場規模持續增長。隨著企業對于數據分析、決策支持的需求不斷增加,商業智能解決方案的應用范圍日益廣泛。特別是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推動下,商業智能行業得以快速發展。
商業智能(簡稱:BI),又稱商業智慧或商務智能,指用現代數據倉庫技術、線上分析處理技術、數據挖掘和數據展現技術進行數據分析以實現商業價值。
商業智能是對商業信息的搜集、管理和分析過程,目的是使企業的各級決策者獲得知識或洞察力(insight),促使他們做出對企業更有利的決策。商業智能一般由數據倉庫、聯機分析處理、數據挖掘、數據備份和恢復等部分組成。商業智能的實現涉及到軟件、硬件、咨詢服務及應用,其基本體系結構包括數據倉庫、聯機分析處理和數據挖掘三個部分。
把商業智能看成是一種解決方案應該比較恰當。商業智能的關鍵是從許多來自不同的企業運作系統的數據中提取出有用的數據并進行清理,以保證數據的正確性,然后經過抽取(Extraction)、轉換(Transformation)和裝載(Load),即ETL過程,合并到一個企業級的數據倉庫里,從而得到企業數據的一個全局視圖,在此基礎上利用合適的查詢和分析工具、數據挖掘工具(大數據魔鏡)、OLAP工具等對其進行分析和處理(這時信息變為輔助決策的知識),最后將知識呈現給管理者,為管理者的決策過程提供支持。
2015年以來,國家密集出臺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其中明確指向傳統經濟要借助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科技的賦能,實現轉型,引導社會資本和資源持續對這一領域加注。商業智能化市場規模持續增長,由2015年的17.61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81.5億元24.47%。其中金融領域增長最快,已占到23.3%。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商業智能行業發展現狀分析及未來投資戰略規劃報告》顯示:
商業智能行業的技術水平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創新技術和解決方案被引入到商業智能領域,如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等,使得商業智能系統能夠更好地理解用戶需求,提供更精準的分析和預測。此外,商業智能行業市場競爭也日趨激烈。眾多廠商紛紛進入市場,推出各具特色的商業智能產品和解決方案。同時,跨界合作也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如互聯網巨頭與科技公司的聯手,共同推動商業智能技術的創新和應用。
近幾年,中國商業智能軟件市場的增長保持著較高的水平,由2015年的8.78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38.6億元,復合增長率為23.56%。2022年中國商業智能服務及其他市場規模達到42.9億元,同比增長15.63%。從行業需求主體來看,商業智能的需求主要集中在規模較大的中大型企業與政府部分中。
隨著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興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現今商業智能行業正處于上升通道,已進入爆發突破發展階段。2023年,商業智能行業取得了重大發展,多種工具和方法已經涌現,大數據分析和可視化系統已經成熟,人機混合智能分析正在迅速發展,具有實時查詢、仿真模擬等特點的商業智能系統研發也已有重大突破。
隨著大數據、云技術的發展,政務云的SaaS服務成為未來的第二大趨勢。從降本增效的角度來看,政務云已經由原來的轉售、定向開發演變為SaaS服務模式。因此,要求低代碼開發平臺或BI商業智能相關產品需具備適應多租戶、多應用場景的要求。未來,企業將持續投資于商業智能平臺,以支持更全面的大數據分析和挖掘。由于商業智能可以解決企業明確的戰略業務要求,同時又能節省大量人力物力,因此將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工具。
IDC預測商業智能,到2026年,中國商業智能軟件市場規模將達到20.2億美元,未來五年市場復合年增長率(CAGR)為20.8%。受數據安全、行業監管、合規要求等因素影響,短期內,國內大部分企業仍會選擇本地部署模式的商業智能產品。 預計到2026年,本地部署模式仍將占據中國商業智能軟件市場的80.9%。
商業智能行業將更加注重個性化、定制化服務。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企業需要更加精準地把握客戶需求,提供個性化的商業智能解決方案。這將促使商業智能廠商加強研發和創新,推出更加符合客戶需求的定制化產品和服務。在前景方面,商業智能行業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隨著企業對數據價值的認識不斷提升,對商業智能的需求也將持續增長。同時,政策支持和市場環境的改善也將為商業智能行業的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4-2029年中國商業智能行業發展現狀分析及未來投資戰略規劃報告》。
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