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支付,是電子商務交易中的關鍵一環,涉及消費者、廠商和金融機構等多方參與者。通過信息網絡,利用先進的安全信息傳輸技術,實現貨幣支付或資金流轉的數字化過程。這一過程實質上是以電子信息的流通來替代傳統的貨幣交換方式,極大提升了交易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在電子支付的業務類型方面,我們可以根據電子支付指令的發起方式進行細致的分類。其中,網上支付、移動支付、電話支付等是最為常見的幾種方式。此外,銷售點終端交易、自動柜員機交易以及其他電子支付方式也各具特色,滿足了不同場景下的支付需求。
數字經濟作為現代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對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電子支付作為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之一,不僅助力了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還培養了公眾的數字支付習慣,進一步提高了公眾對技術和服務創新的期待與需求。
據統計,2022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了驚人的50.2萬億元,總量穩居世界第二的位置,同比名義增長達到了10.3%。這一成績的取得,不僅彰顯了中國數字經濟的強大實力,也預示著電子支付等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在未來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推動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電子支付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分析
電子支付行業的市場發展現狀
在當前的電子支付行業,銀行所處理的電子支付業務量是衡量其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這些業務量主要涵蓋了客戶通過網上銀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ATM、POS等多種電子渠道,從結算類賬戶發起的賬務變動類業務筆數和金額。據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銀行共處理了高達2789.65億筆的電子支付業務,相比上一年度實現了1.45%的穩健增長,呈現出穩定中有所前進的態勢。
電子支付在中國的發展軌跡清晰可見,最初起源于網上銀行業務的興起,隨后各大銀行紛紛推出了網上繳費、移動銀行業務和網上交易等創新服務,推動了電子支付行業的蓬勃發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網絡購物的風靡與快遞行業的蓬勃發展,為電子支付行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和強勁的發展動力。
在2022年,銀行處理的電子支付業務金額也達到了驚人的3110.13萬億元,相比上年增長了4.50%,呈現出持續向好的發展態勢。細分來看,網上支付業務在數量上雖然略有下降,但金額卻實現了7.39%的同比增長,達到了2527.95萬億元;移動支付業務則保持了穩健的增長勢頭,業務筆數同比增長4.81%,雖然金額同比下降了5.19%,但依然高達499.62萬億元;而電話支付業務則呈現出一定的下滑趨勢,業務筆數和金額分別同比下降了10.53%和11.21%。
當前,條碼支付已成為線下電子支付的主流方式。然而,不同支付機構之間的支付碼互認互掃仍面臨一定的障礙。在這一背景下,數字人民幣以其運營主體多元化的特性,展現出在解決支付條碼壁壘問題上的天然優勢。其有望推動支付碼的互聯互通,從而為客戶提供更為便捷、高效的支付體驗。
與此同時,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電信詐騙案件頻發,電子支付行業的安全性和隱私保護問題愈發受到關注。為了應對這一挑戰,相關企業需加大技術研發和投入力度,不斷提升支付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此外,保護用戶隱私也是至關重要的,確保用戶的合法權益得到充分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在使用電子支付過程中常遇到各種問題。因此,智能終端移動支付產品在設計時需充分考慮老年人的使用習慣和需求,加快移動支付產品的適老化改造。同時,加強面向老年人的宣傳教育與引導機制,幫助他們更好地使用新型移動支付工具,逐步改變原有的支付習慣。這將有助于增強老年群體對移動支付工具的好感度和黏性,推動電子支付行業的全面發展。
了解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電子支付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同時, 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