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開采是指從地下將煤層中的煤炭資源開采出來的過程,主要包括露天開采和地下開采兩種方式。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統計口徑下同)原煤產量46.6億噸、同比增長2.9%,創歷史新高。
2023年,全國原煤產量過億噸省份達7個,比上年增加1個。其中,原煤產量超10億噸省份仍是山西省和內蒙古自治區;原煤產量為1億噸至10億噸的省份5個,分別是陜西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貴州省、安徽省和河南省。河南省自2020年以來產量再次回到億噸以上。7個省份產量合計為41.31億噸,同比增長3.1%,占全國規模以上原煤產量的88.6%,比重比2022年提高0.1個百分點。
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背景下,我國正在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煤炭的主體能源地位將發生改變,但我國“富煤貧油少氣”的資源稟賦特點難以改變,在國際環境日趨復雜、國內能源結構深度調整形勢下,煤炭的兜底作用短期難以替代。
煤礦開采涉及采煤、掘進、機電、安全、運輸、地質、測量、信息化等多個專業,且開采環境面臨著水、火、瓦斯、頂板、煤塵等五大自然災害,開采設備及其智能控制系統在本質安全性、惡劣環境適應性、可靠性及體積等方面存在較多特殊的要求及限制,與其他行業存在較大差異。
由于煤層賦存厚度、深度、礦壓等條件差距較大,導致需要的設備及開采工藝也存在很多的區別,需要較深的行業背景及經驗積累。
行業外企業進入煤炭行業,首先需要了解行業的相關規定及要求,取得相應資質,產品經過行業認證機構檢驗,并且需要在不同煤礦條件下進行測試驗證,需要長時間經驗及應用案例的積累,才能得到煤礦用戶的認可,存在較高的行業技術門檻。
我國對煤炭開采行業安全性的重視持續提高,煤礦安全、人員健康保護條件不斷改善。但受資源賦存條件、開發與利用工藝的復雜度、技術與裝備水平等因素制約,我國煤礦自動化、智能化水平仍然較低,重大安全隱患的智能監測、預測、預警等技術相對落后,人員生產環境仍有較大改善空間。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煤炭開采洗選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煤礦機械行業承擔著為煤炭工業提供技術裝備的任務,是保障煤炭工業健康發展的基礎,是煤炭工業結構調整、優化升級和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自2020年八部委聯合印發《關于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來,煤炭開采智能化加速,煤礦客戶對智能化開采裝備和系統的需求持續增加。
截至2023年9月,全國建有煤礦智能化工作面1400余個,有智能化工作面的煤礦700余處,產能占比達59.5%,煤礦現場作業機器人達31種。智能化建設總投資超過2000億元,帶動了礦山物聯網、煤機裝備制造等產業快速發展。據調研,當前智能化工作面集中在晉蒙陜魯豫皖等地區,煤礦智能化建設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較為突出,仍處于發展初期。
新技術的引入成為行業增長的新引擎。5G、大數據以及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術的快速發展為煤礦智能化建設提供了技術與裝備支撐。這些新技術已經在煤炭開采關鍵技術、設備、系統平臺等方面獲得初步應用,未來深度融合是發展趨勢。
2024年,各主要產煤省份煤炭生產規劃基本是“穩”字當頭。除了新疆外,山西、陜西、內蒙古、山東的煤炭產量目標都強調了“穩”的重要性,其中山東省2024年煤炭產量目標低于2023年實際產量。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煤炭開采洗選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