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加強建設海洋強國”。海洋經濟以其在培育新動能、拓展新空間、引領新發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成為我國沿海各省增強經濟發展活力和動力的重要源泉,我國海洋經濟綜合實力不斷增強。
海洋經濟是指開發、利用和保護海洋的各類產業活動,以及與之相關聯活動的總和。它涵蓋了人類開發利用及保護海洋資源而形成的各類產業及相關經濟活動。這些產業活動主要包括海洋漁業、海洋交通運輸業、海洋船舶工業、海鹽業、海洋油氣業、濱海旅游業等,它們都屬于現代海洋經濟的范疇。
據初步核算,2023年海洋生產總值達99097億元,較上年增長6.0%,比國民經濟增速高0.8個百分點,呈現強勁復蘇態勢。海洋生產總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7.9%,較上年增加0.1個百分點。其中,海洋產業增加值40711億元,海洋科研教育增加值6345億元,海洋公共管理服務增加值16606億元,帶動海洋相關產業增加值35435億元。
中國海洋經濟行業市場全景分析報告
2023年,海洋制造業增加值29861億元,比上年增長7.0%,比全國制造業增速高2個百分點。,海洋服務業增加值58968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4.7%,拉動國民經濟增長0.3個百分點,為國民經濟增長助力。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海洋經濟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
海洋經濟具有整體性、綜合性、公共性、高技術性、關聯性、復雜性和高風險性等特點。海洋經濟的發展離不開金融機構的支持,相關政策也在連續推出。2018年,中國首個藍色金融相關的綱領性文件《關于改進和加強海洋經濟發展金融服務的指導意見》發布,初步確立了海洋經濟發展金融政策支持體系。2022年,深圳市四部門聯合發布了我國首個區域性藍色金融發展指導文件《深圳銀行業保險業推動藍色金融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進一步加大對海洋產業和涉海企業的金融支持,從聚焦重點領域、健全服務體系、提升管理水平、構建良好生態、強化組織落實等五個方面強化藍色金融發展。
三大需求拉動海洋經濟量質齊升
海洋領域消費持續恢復向好。隨著擴內需、促消費各項政策措施落地顯效,居民消費需求加快釋放,海洋旅游消費市場明顯回暖,帶動沿海地區住宿、餐飲、交通等服務性消費快速恢復。2023年海洋客運量、海洋旅客周轉量同比分別增長122.3%、125.4%。海洋旅游消費趨向多元化,融合業態不斷涌現。“演藝+海洋旅游”“博物館+海洋旅游”等模式成為新熱點。居民飲食逐步向品質化升級,海洋水產品消費市場供需兩旺。2023年全國水產品進口額同比增長4.7%,海洋水產品價格同比上漲3.9%。
海洋固定資產投資增勢良好。在港口建設方面,1-11月,沿海港口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35億元,同比增長16.8%,增速較上年同期加快10.5個百分點,港口綠色化和智能化水平進一步提升。跨海高鐵、海底隧道建設持續推進,總投資額530億的跨海福廈高鐵、225億的大連灣海底隧道和延伸線工程竣工投用,一批重大海洋工程項目建設進入新階段。
海洋對外貿易量穩質提。2023年,面對國際需求低迷和國際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等多重風險挑戰,我國海洋船舶工業的海船完工量、新接海船訂單量、手持海船訂單量三大指標全球領先。2023年,我國沿海港口國際航線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超4%,沿海港口完成外貿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近10%。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建設海洋強國。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創新能力的提升,海洋經濟的產業鏈將進一步延伸和完善,為經濟發展和民生福祉帶來更多機遇和紅利。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海洋經濟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