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系統是確保國家經濟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核心部門之一,供電可靠性對經濟建設、生產制造、防災減災、醫療等行業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2023年,全社會用電量9224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為89091億千瓦時。從分產業用電看,第一產業用電量127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5%;第二產業用電量6074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5%;第三產業用電量1669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2%;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1352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9%。電力搶修車基于我國對供電可靠性要求的不斷提高,市場需求也將持續擴大。
電力搶修車是一種專門為電力行業設計的移動式維修車輛,屬于特種車輛。它主要用于電力設備的故障排除和預防性維護,確保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電力搶修車行業發展前景及深度調研分析報告》顯示:
電力搶修車具備快速響應的能力,當電力設備出現故障時,可以迅速趕到現場進行排查和維修,縮短故障處理周期,降低故障對電力系統正常運行的影響。同時,它還可以進行預防性維護,對電力設備進行定期巡檢、維護和更換,保障電力系統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由于我國城鄉差異大,基礎設施發展不均衡,絕大部分城市新老并存,老城區街道狹窄,大型裝備很難進入,工況的復雜性決定了中國災害救援急需符合災情救援需求的特色裝備:高度機動、方便靈活、安全可靠、標準規范、協同力強。近年來,電力搶修市場的規模在逐步擴大,主要得益于電力設施投資的不斷增加以及自然災害頻發導致的電力設施受損嚴重,這都需要大量的搶修工作。
電力不僅是工業的血脈,也是構建營商環境的關鍵一環。隨著工業制造智能化水平越來越高,未來制造業競爭不僅要圍繞技術創新進行,也需要安全、穩定、便捷的電力供應保障。
如果把電網主網比作“主動脈”,連接千家萬戶的配電網就相當于“毛細血管”,這是供電的最后一個環節,其供電可靠性直接關系到電力用戶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配電網覆蓋范圍廣、結構復雜、設備體量大,尤其是低壓用戶側,故障的研判、定位難以監測,導致停電時間難以減少、搶修速度遇到“瓶頸”等現實問題。
以蘇州為例,該市擁有658.7萬戶電力用戶,平均每天會產生160多個搶修工單。在以往傳統報修模式下,信息流轉不及時、搶修效率低等問題,給故障搶修工作帶來了挑戰。整個搶修過程的用時,取決于客戶何時撥打電話、搶修人員何時找到故障位置以及多久處置完畢,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由于社會進步、經濟發展,電力行業的需求也逐步由單一走向多元,電力應急保障也由以往的“點”保障向“點面”結合多層次多元化的保障發展,以應急電源車為例,要求產品系列既能承擔重大會議、突發事件的應急供電保障,又要具備 10kV遠程組網保障區域供電可靠性的能力,市場對產品的多元化、高性能、可協同作業提出了新的要求。
電力搶修車的快速響應能力、先進的搶修設備和儀器,以及移動性強等特點,使其在電力搶修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隨著電力搶修行業的發展,電力搶修車行業也面臨著更大的發展機遇。
基于國內對節能減排工作的現實需求,以及化學能電池和氫燃料電池技術的不斷成熟,UPS電源車及儲能車作業時的0排放和低噪音屬性,牽引了電力搶修車的未來發展走向。電力搶修車應向更節能環保方向發展。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電力搶修車行業發展前景及深度調研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