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國社會物流總額超352萬億元
2023年,我國經濟在波動中恢復,穩定因素不斷累積,物流運行環境持續改善,行業恢復整體向好。市場需求規模恢復加快,全年社會物流總額超過352萬億元。
2023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為352.4萬億元,同比增長5.2%,增速比2022年提高1.8個百分點。分季度看,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分別增長3.9%、5.4%、4.7%、5.4%,呈現前低、中高、后穩的恢復態勢,全年回升態勢總體向好。
從需求結構看,農產品、工業、消費、進口領域物流需求穩定增長。2023年農產品物流總額為5.3萬億元,同比增長4.1%,保持良好發展態勢。工業品物流需求穩步回升。2023年工業品物流總額312.6萬億元,同比增長4.6%,增速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
物流勞務外包,即企業將自身的物流業務以合同的方式委托給專業的物流公司(第三方物流)進行運作。這是一種長期的、戰略的、相互滲透的、互利互惠的業務委托和合約執行方式。其主要目的在于集中資源、節省管理費用并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
物流勞務外包的內容可以涵蓋長途運輸、分撥運作、配送中心運作和市內配送等各個環節。其中,供應物流和銷售物流由于其獨立性、選擇性較強,更便于外包。而生產物流由于與內部運作關系較為緊密,可能不太適合外包。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物流勞務外包行業市場發展環境與投資趨勢分析報告》顯示:
生產性物流貫穿于產品整個生命周期,產品銷售前90%的時間,60%的成本是在原材料運輸、拆包裝、質檢、存儲、分揀、上線運輸、成品包裝、暫存、分撥、成品配送、配件供應、回流、信息交換等非生產物流活動中產生的。
國內物流發展多年,三方物流模式與自營物流模式一直是圈內討論的話題,任何一種模式的出現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如何生存下去才是長久之計。制造業企業物流外包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聚焦主業,二是節約成本,三是降低風險。這也是第三方物流所能帶來的價值。2022年中國物流成本17.8萬億元,占GDP比重14.7%。我國社會物流費用占GDP占比總體呈下降趨勢,但仍遠高于歐美發達國家的水平,反映我國物流效率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對于勞務外包的需求量在大幅度增加,對勞務外包的要求也在逐漸增高。物流行業企業為節省用工成本、提升勞務效率以及用工風險轉移等需求,將用工需求外包給勞務公司,勞務公司利用其自身信息整合以及人力調配等能力為物流企業快速高效地提供人力外包服務。
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指出要建設現代流通網絡,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支持數字化第三方物流交付平臺建設,推動第三方物流產業科技和商業模式創新,培育一批有全球影響力的數字化平臺企業和供應鏈企業,促進全社會物流降本增效。
在數字經濟迅猛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強大、數智化且安全的制造業供應鏈體系已成為中國制造由大國蛻變為強國的核心競爭力。展望未來,制造企業的生產性物流外包趨勢將更加明顯,其范圍和比例將持續擴大。據相關數據顯示,預計從2020年至2025年,外包物流市場的規模將實現從6.5萬億元到9.2萬億元的跨越式增長,復合增速高達7.1%。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一體化生產性物流在外包物流中的占比預計將從2020年的30%起持續上升,展現出強大的發展勢頭和廣闊的市場前景。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物流勞務外包行業市場發展環境與投資趨勢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