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空經濟,是一種新型經濟形態,它以大型機場為載體,利用機場的交通樞紐和信息網絡優勢,吸引各種生產要素在機場周邊集聚,形成具有強大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和經濟增長極。臨空經濟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地區性經濟發展的發動機。
臨空經濟的發展以航空運輸(人流、物流)為指向,形成具有自我增強機制的聚集效應,不斷引致周邊產業的調整與趨同。這些產業在機場周邊形成的經濟發展走廊、臨空型制造業產業集群以及各類與航空運輸相關的產業的集群,進而形成以臨空指向產業為主導、多種產業有機關聯的獨特經濟發展模式。臨空經濟包含三個方面的內涵:區域、產業及經濟。區域必須以機場為依托,產業則由臨空產業鏈構成。
臨空經濟主要包含六個功能區:工業制造區、物流園區、自由區和商務區、臨空居住區(包括住宅區、教育、醫療等)、觀光旅游區。在航空港相鄰地區及空港交通走廊沿線地區,會出現生產、技術、資本、貿易、人口的聚集,形成多功能經濟區域。臨空經濟區大多集中在空港周圍6~20公里范圍內,或在空港交通走廊沿線15分鐘車程范圍內。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臨空經濟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分析
臨空經濟行業的產業鏈上下游結構
在上游環節,臨空經濟主要涵蓋了航空制造及營銷推廣。航空制造部分包括核心零部件、整機制造以及航空維修等領域,這些都需要高度的技術水平和專業技能。營銷推廣則主要涉及到機場和飛機的營銷,通過有效的推廣策略,吸引更多的航空公司和旅客使用機場和飛機服務。這些上游企業,如日發精機、中航工業等,數量較多且盈利能力較強,為臨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中游環節則主要集中在航空運營部分,包括機場使用和飛機使用兩大類。機場使用涉及機場運營和航空地勤服務,確保機場的正常運轉和旅客的順暢出行。飛機使用中,根據應用領域的不同,又分為客貨運航空運營及通用航空運營,這些運營活動為臨空經濟提供了主要的收入來源。中游企業主要包括各大機場集團以及航空公司,他們的運營狀況直接影響到臨空經濟的整體發展。
在下游環節,臨空經濟主要涉及航空服務應用及航空器的最終回收翻新。這些服務應用包括航空旅游、航空物流、航空培訓等多個領域,為旅客和貨物提供便捷的服務。而航空器的回收翻新則是產業鏈的終端環節,確保航空器的循環利用,減少資源浪費。盡管下游企業數量及規模相對較小,但它們在臨空經濟中同樣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從區域分布來看,臨空經濟產業鏈企業在我國的分布呈現出一定的特點。通用航空產業產業鏈企業主要分布在廣東地區,產業鏈較為完善。長三角及華北地區也是臨空經濟產業鏈企業的重要集聚地,代表性企業較多。然而,西北地區臨空經濟相關企業數量較少,產業鏈布局較為薄弱,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上海浦東、北京首都和廣州白云臨空經濟區在全國范圍內穩居前三位。這些區域的得分分別是77.79分、75.04分和74.72分。緊隨其后的是深圳寶安、成都雙流、鄭州新鄭等臨空經濟區,它們的得分也超過了70分。
全國31個省份目前共有89個臨空經濟區,其中17個是國家級臨空經濟示范區。這些國家級臨空經濟示范區的總指數平均分為65.96分,高于全部臨空經濟區的總平均分,并且顯著高于其余22個非國家級臨空經濟區的平均得分60.18分。鄭州臨空經濟示范區在2022年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從上年的第27位上升至第21位,上升了6個位次。這一躍進主要得益于其在貨運、區域影響力以及綠色發展指數方面的顯著提升。而寧波臨空經濟示范區則表現不佳,從上年的第24位下降到第32位,下降了8個位次。
臨空經濟行業發展趨勢
隨著全球化和經濟一體化的加速推進,臨空經濟作為連接國內外市場的重要橋梁,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特別是在航空運輸業快速發展和機場建設不斷完善的背景下,臨空經濟行業將迎來更多的發展機遇。
科技創新是推動臨空經濟行業發展的重要動力。未來,隨著智能技術、無人機、寬帶互聯網等技術的廣泛應用,臨空經濟將實現更加高效、便捷的發展。例如,智能化技術的應用將提升機場運營和航空物流的效率,無人機技術的普及將拓展航空運輸的應用領域,而寬帶互聯網的普及則將推動臨空經濟產業的數字化轉型。
臨空經濟行業還將更加注重可持續發展和環保。隨著環保意識的日益增強,企業和消費者將越來越傾向于使用更加節能環保的臨空運輸方式。因此,臨空經濟行業將加大在環保技術和綠色運營方面的投入,推動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了解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臨空經濟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同時, 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