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幾百年來,在每一次能源產業變革中,核心裝備的創新升級,都推動著產業的進步,決定著一個國家能源開采利用的效率,衡量著一個國家綜合經濟發展的實力。
你對煤礦的理解已經遠遠落后了,你相信嗎?在陜北高原的一座煤礦里,職工的平均年齡只有29歲,這群爭相到一線去的年輕人中,碩士研究生的比例最高。高科技的智能化作業,對年輕人更有吸引力。
中國第一個長450米的智能化采煤裝備,有國內最大的采煤機滾筒,攜帶66個采煤刀頭,猶如堅硬的巨齒鋼牙。齒輪轉動,一秒鐘,就能開采1噸煤。
地下400米,采煤機不斷向前掘進,這一切都是在地上的中控室里遠程操控完成,這是一座5G支撐的高度智能化礦井。智能化采煤,人與機器充分配合,這是過去傳統煤礦從未有過的安全與高效。
世界首套護盾式掘進機器人,100多米長的身軀像一條鋼鐵巨龍,在地下煤層穿梭,鉆出一條條巷道。這個方形盾構機,盾體上下兩層,通過內部液壓油缸的伸縮,交替運動,起到支護作用的同時,向前拖動掘進。考考你,這臺大卡車大概能裝多少東西?
你肯定猜不到,這輛國產礦用自卸卡車,高7.2米,僅車輪就有兩人高。一車載重230噸,相當于重載列車四節車皮的裝載量。這么牛的車,誰能開呢?告訴你,可以無人駕駛!在無人駕駛管控平臺,工作人員像玩游戲一樣,一個人就能指揮10輛車,輕松駕駛。一天下來,幾十列煤炭專列就已裝車運往全國。
在中國,資源的分布和能源的需求是錯位的——很多發電的地方不用電,用電的地方不發電。要解決這個矛盾就要架設起電力輸送的高速通道,實現超遠距離、超大容量和超低損耗的傳輸。
20多年來,全國統一大電網保障著千家萬戶的用電安全與日常供應,“西電東送”“北電南送”,特高壓電網最遠的輸送距離達到3000公里以上。變壓器,是高壓線路的“心臟”,正是它通過電壓等級調節,實現電力高效、穩定的輸送,這是中國能源裝備最有底氣的名片之一。
在常州,工人們正在趕制兩臺變壓器,這是出口馬來西亞的訂單。這次出口的訂單是220千伏變壓器,中國自主研發的核心設備正延伸至全球各地。世界上的特高壓輸電工程,目前只有中國達到了1000千伏。
新能源裝備施展技能的空間,從陸地延伸到了海洋。與在陸地作業不同,在惡劣的海洋環境中,要想進行安裝作業,需要搭建安裝平臺,光搭起來還不行,得讓平臺的四條腿站得穩,這不得不提液壓系統這位“幕后英雄”。通過液壓油缸的伸縮和鎖定裝置,樁腿可以插入海底,并把平臺升起至海面上,保證平臺像地面一樣穩定。
在惡劣的海洋環境中作業,液壓油缸要具備高度的密封性和防腐蝕性。專門應對海洋環境研發的合金材料,加上高科技的噴涂工藝,大大提高了油缸表面的耐用度和抗腐蝕性。
這項世界一流的表面處理技術,使液壓油缸的使用壽命延長到了20年。工程機械行業是中國機械工業的主要支柱產業之一。工程機械屬于高端裝備制造業,對投資規模和技術水平要求非常高,其生產特點是多品種、小批量,屬于技術密集、勞動密集、資本密集型行業。
國際市場工程機械生產廠商主要集中在美國、日本、北歐等地區。目前,卡特彼勒、小松、特雷克斯、利勃海爾、沃爾沃、約翰-迪爾、日立建機、凱斯-紐荷蘭、英格索蘭等大型跨國制造商控制著全球工程機械市場70-80%的份額。這些大公司以強大的經濟實力、先進的技術水平和管理經驗,引領著行業發展。
據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4-2029年工程機械市場行情分析及相關技術深度調研報告》分析:
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1月份,挖掘機主要制造企業銷售各類挖掘機12376臺,同比增長18.5%;其中國內5421臺,同比增長57.7%;出口6955臺,同比下降0.73%。同期,裝載機主要制造企業銷售各類裝載機7802臺,同比增長18.9%;其中國內市場銷量3744臺,同比增長54.1%;出口銷量4058臺,同比下降1.79%。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挖掘機銷量止跌回穩,這是自2022年12月以來首次實現單月總銷量同比正增長。來自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1月—12月,我國挖掘機主要制造企業共銷售挖掘機19.5萬臺,同比下降25.4%。
挖掘機銷售增速回正的背后,多家工程機械行業龍頭企業經營狀況也是“暖意十足”。事實上,海外市場一直都是工程機械龍頭企業的布局重點。根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2023年,我國工程機械累計出口額3414億元,同比增長15.8%。而從企業公布的數據來看,海外市場的拓展是工程機械企業上年業績預增的主要因素之一。
銀河證券研報指出,隨著國產工程機械企業品牌競爭力的提升以及全球海外工程機械市場的蓬勃發展,出口市場有望繼續保持良好增長;太平洋證券方面亦判斷,長期看,國內工程機械主機廠有望在海外市場取得更大突破。
作為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程機械產品更新換代的進程和質量無疑對整體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具有重要的意義。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工程機械行業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行業在當前形勢下也亟需關注產品更新換代的重要性。產品更新換代不僅是行業發展的內在需求,更是提升競爭力的關鍵舉措。
當前,工程機械行業正面臨綠色、智能化發展的新要求,推動舊設備的淘汰,加速新型、環保、高效設備的市場占有率提升成為必然趨。它不僅涉及產品和技術本身的提升,更關系到整個行業生態的優化。
2022年12月1日,非道路國四排放標準的正式實施推動了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污染控制邁向新階段。此次中央推動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將有望促進工程機械設備更新換代,推動老舊“國一”、“國二”機型出清,加速存量“國三”切“國四”進程。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工程機械累計出口485.52億美元,同比增長9.57%。按照以人民幣計價的出口額計算,1-12月累計出口額3414.05億元,同比增長15.8%。
多家上市公司海外營收創新高。中聯重科發布的2023年業績預告顯示,報告期內,公司海外市場拓展成效顯著。在土耳其、沙特阿拉伯、馬來西亞、澳大利亞、西班牙等國家和地區市場布局不斷取得突破,產品銷售多次打破出口紀錄。
柳工發布的2023年業績預告顯示,2023年,公司國際業務保持穩定發展,增速跑贏行業近20個百分點,國際業務收入首次超過10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30%。
另外,三一重工國際市場快速增長,海外銷售收入占公司營業收入比重超過50%,實現歷史性跨越。具體來看,2023年上半年,三一重工在海外各區的銷售收入均實現增長。其中,歐洲區域實現銷售收入81.82億元,同比增長71.56%;美洲區域實現銷售收入39.58億元,同比增長22.65%。
更多關于行業的市場數據及未來投資前景規劃,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4-2029年版工程機械市場行情分析及相關技術深度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