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產業潮起潮涌,局面從未像現在一樣瞬息萬變。從技術角度看,人工智能正在快速進入影視產業,傳統的電影崗位持續遭受沖擊;從產業角度看,影視基地仍然在快速建設,新技術與新項目并行發展;一方面,頂級大制作從去年起相繼啟動,電影工業化進程推進迅猛;另一方面,投資低、制作周期緊湊的豎屏劇大行其道,甚至進軍海外、獲得國際觀眾追捧。
影視產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維度,技術領域的“向上”、消費習慣的“向新”并行不悖,電影、劇集、短視頻、豎屏劇之間的“概念之墻”正在被一一拆解。
影視基地,作為影視產業鏈中的重要環節,是專為影視拍攝而搭建的場景或設施集合地。它們不僅為影視作品提供了豐富的拍攝場景,還促進了當地旅游和文化產業的發展。
“影視基地高標準建設”迎來新一波利好
3月1日,西海岸新區發布《青島西海岸新區支持青島影視基地高標準建設的若干政策》以及《實施細則》(以下簡稱《若干政策》《細則》),對影視產業的發展扶持做出了專業化、精細化的規定。
《若干政策》規定,西海岸新區對影視扶持項目每年申報兌現兩次。“原則上于每年第一季度、第三季度組織對上個周期(上年7月1日-12月31日,本年度1月1日-6月30日)符合條件的項目申報兌現。”業內人士表示,“一年一次獎補”對于下半年開機的劇組吸引力更大,而如今變成“半年一次獎補”,讓影視投資方及時得到扶持,壓力更小,投資意愿更強烈。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影視基地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
中國共有影視基地(園區)約230家,它們分布在全國約1/3的地級以上城市,其中至2022年末有業務存續的約200家。
全國的影視基地,根據其主營業務的不同,可劃分為五大類型:風光人文型、場景文旅型、外景服務型、影棚制作型以及科技賦能型。在這五種類型中,風光人文型和場景文旅型影視基地的占比達到了約65%,它們的發展重心主要集中在文旅業上。
在中國,有許多著名的影視基地,如橫店影視城、中山影視城、上海影視樂園等。這些基地不僅吸引了大量的影視制作團隊前來拍攝,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來參觀。游客可以近距離接觸電影電視劇的拍攝現場,了解影視制作的過程,甚至有機會參與一些影視活動。
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故事節湊較快、敘事篇幅較短的短劇更能迎合現代社會快節奏下的碎片化觀看需求。2023年國內短劇市場規模為373.9億元,國內電影市場總票房約549億元。從數據上看,短劇已經達到了電影市場近七成規模。粵港澳大灣區短劇影視產業基地也順勢而為瞄準短劇賽道。
據介紹,粵港澳大灣區短劇影視產業基地在南沙成立后,將深入挖掘開發和引入優質短劇影視項目落地和影視拍攝活動;打造無縫對接的短劇影視產業供需服務平臺;推動灣區“9+2”城市打造本土特色攝影棚;打造灣區“短劇影視取景地”電子地圖,提供拍攝基礎場地服務;深耕細作短劇影視產業文化,培養灣區短劇影視產業人才,加強短劇影視文化交流等。
我國影視基地也根據規模大小、自身優勢的不同,選擇差異化的發展策略,其中有體現了影視與文旅業融合共生的風光人文型,以及外景文旅型基地,還有積極利用5G、人工智能、大數據中心等新基建技術的科技賦能型基地等,影視基地建設多元化發展,同時也體現出與時俱進、積極創新的趨勢。
未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影視產業的持續發展,影視基地將會呈現出更加多元化、專業化的趨勢,為觀眾帶來更多優質的影視作品和文旅體驗。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影視基地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