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控制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規模,兼顧了城市交通整體效能與政府財政可持續性,嚴控新建地鐵線路,倒逼各地對城市軌道交通發展模式進行調整,關注存量優化,注重客運量、客運強度等運營數據,把握盈利和虧損等市場信號,提升各地軌道交通市場化運營能力。
軌道交通具有運量大、準時高效、集中運輸的特征,在緩解城市交通壓力方面具有獨特優勢。2024年1月,我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5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08條,運營里程10205.6公里。其中,上海、北京、廣州、成都、深圳、武漢、杭州這7座城市地鐵運營里程均超過500公里。從增量來看,2023年全年我國新增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16條,新增運營里程581.7公里。
當前,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經過多年大規模快速建設軌道交通,率先進入穩定發展期,多個城市的軌道交通已成為支撐城市高效運轉的基礎大動脈,也步入存量優化階段,目前的建設多以支線、延長線、跨線等網絡織補為主。
2月22日,《2024年北京市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計劃》正式發布,今年北京市軌道交通將實現3號線一期(東四十條-東風)、12號線(四季青-東風)、昌平線南延一期剩余段(西土城-薊門橋)等3條(段)、約45.3公里線路初期運營;實現1號線支線、M101線一期等2條三期建設規劃線路全面開工;推進10條(段)、201.7公里在建線路建設工作,屆時北京市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將超過880公里。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地鐵建設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分析:
軌道交通在引導城市空間結構轉變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促進城市中心的發展、孕育新的城市副中心。同時,近年來跨城軌交、跨省城際鐵路的建設,讓服務單個城市的軌道交通轉向構建城市群軌道交通網絡,串聯起城市資源。
我國對軌道交通建設有著嚴格準入門檻,軌道交通的前期投資大、工程復雜,對城市影響深遠,需要考慮政府財政的可持續性。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管理的意見》,擬建地鐵初期客運強度不低于每日每公里0.7萬人次。從最新數據看,南京、青島、天津、鄭州、沈陽、蘇州等軌道交通運營里程超過200公里的城市,其客運強度尚未達到這一標準,線網的運營效率仍待提高。
城市軌道交通在支撐城市交通和推動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具有優勢,當前中國不少大城市正在快速建設軌道交通,除了關注線路數量、里程規模外,還需要關注客流量、客流強度等關鍵指標,提升長期的運營效率。當前新建城市軌道交通的審批日益收窄,也一定程度上約束地方盲目基建投資帶來的風險,讓地鐵回歸疏解公共交通壓力的社會服務價值,同時,地鐵集團也要積極推進存量優化,保持對盈利和虧損情況變化的市場敏感度,積極探索創新模式,推進市場化運營和軌道交通高質量發展。
軌道交通健康有序發展是我國現階段新基建項目落地實施的重要體現。近年來我國不斷出現產業政策來支持軌道交通行業發展。例如國家出臺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管理的意見》、《關于保障城市軌道交通安全運行的意見》、《“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十三五”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等政策,支持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發展。
軌道交通行業是典型的資金、技術和人才密集型產業,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由于我國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費能力逐年提高,國家對軌道交通行業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同時,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以及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城市公共交通需求快速增長,我國軌道交通投資建設將繼續穩步上升。
地鐵作為城市交通運輸的重要形式之一,其產業也在技術和政策的推動下快速發展。地鐵線路的開通能夠對地鐵上蓋空間、站點周邊以及沿線的土地資源帶來高額的、直接的增值效用,為解決內地城市建設地鐵所面臨財政投入不足的困境提供了有效支撐。
地鐵建設產業和運營成本都非常高的項目,世界各城市的地鐵項目大多由政府財政投入、建設并運營,因投資大、盈利小、投資回收期長,社會投資者積極性不高。此外,城市軌道交通發展將帶來巨大正外部效應,除城市環境改善、通達效率提高等正外部性,僅沿線土地增值收益也十分可觀。
2023年城市軌道交通運營數據
2023年全年,我國新增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16條,新增運營里程581.7公里。進入2024年,新一輪地鐵規劃申報開始,但國家層面的門檻逐漸收緊,軌道交通基建降溫趨勢明顯。
不久前交通運輸部發布2023年城市軌道交通運營數據,全國共有55個城市(含縣級市)開通地鐵等軌道交通,其中7城運營里程超過500公里,17城超過200公里。
根據最新榜單,2023年地鐵運營里程最長的10個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深圳、武漢、杭州、重慶、南京、青島。
地鐵規劃以5年為周期,上一輪地鐵規劃多數是2019年-2024年,去年和今年恰恰是地鐵集中開通的高潮期。同時,大型盛會的舉辦,也通過“以賽營城”加速了基建建設。成都、杭州過去幾年地鐵里程一路狂飆,背后不無大運會、亞運會的貢獻。但從根本上來說,這些城市地鐵運營里程之所以能后來居上,既有經濟和財力支持,也與城市面積和人口規模之大不無關系,未來地鐵里程還有望繼續擴張。
根據規劃,到2025年,北京、上海、廣州城軌運營里程目標分別為1000公里、960公里、900公里,重慶為1000公里左右,成都目標是850公里,深圳、武漢分別是650公里、600公里,而遠期目標都是1000公里。可見,即使中小城市地鐵被叫停,超大特大城市的地鐵仍在擴張。
我國地鐵建設產業
地鐵作為一種高效、便捷的交通方式,其產業鏈涉及多個環節。從上游來看,地鐵的產業鏈主要涉及材料與設備的供應。這些材料和設備包括用于地鐵建設和運營所需的原材料,如重軌、鋁型材、減震材料等,以及各種機械設備和電器設備。例如,車鉤、剎車片、屏蔽門等機械設備是地鐵制造和組成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而射頻設備和牽引供電工程等電器設備則是確保地鐵正常運行的關鍵。
在中游環節,地鐵產業鏈主要包括基礎建設、地鐵制造和組成等環節。這些環節是完善地鐵構造的基礎,涉及地鐵線路的設計、建設和維護,以及車輛的制造和組裝。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到地鐵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率性,以確保地鐵的正常運營。下游主要是地鐵的產業鏈主要涉及運營和維護。這個環節是地鐵生命周期中最為關鍵的一環,它不僅涉及到地鐵的日常運營和管理,還包括對車輛和基礎設施的維護和保養。此外,地鐵運營商還可以提供增值服務,如商業廣告、零售和物流等,以增加收入來源和提高運營效率。
如今,城市軌道交通節奏明顯加快,智慧城軌系統成趨勢。智慧城軌的關鍵在于數據的共享與綜合應用。"互聯+軌道交通"的深度融合趨勢,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正將城軌交通推向安全高效的自動化與智能化運行軌道,更好地惠及民生福祉并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進步。城軌交通變得更加智慧、便利、高效。
隨著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建設,軌道交通相關產業也隨之強大起來,在帶動一個城市GDP增長的基礎上,軌道交通也開拓性的促進了相關產業鏈的形成。從城市軌道交通項目的建設流程來看,其主要分為施工準備、開工建設和通車運營三個大的階段,這也是城市軌道交通的上中下游三個階段。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地鐵建設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戰。在市場競爭方面,地鐵建設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市場正面臨著供給與需求的不對稱,地鐵建設行業有進一步洗牌的強烈要求,但是在一些地鐵建設細分市場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信息化技術將成為核心競爭力。
想要了解更多中國地鐵建設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地鐵建設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