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子商務是指分屬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達成交易、進行支付結算,并通過跨境物流送達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種國際商業活動。我國跨境電子商務主要分為企業對企業(即B2B)和企業對消費者(即B2C)的貿易模式。B2B模式下,企業運用電子商務以廣告和信息發布為主,成交和通關流程基本在線下完成,本質上仍屬傳統貿易,已納入海關一般貿易統計。B2C模式下,我國企業直接面對國外消費者,以銷售個人消費品為主,物流方面主要采用航空小包、郵寄、快遞等方式,其報關主體是郵政或快遞公司,目前大多未納入海關登記。
跨境電子商務的市場規模最近幾年,以Alibaba、京東商城、蘇寧易購等為代表的電子商務企業發展迅猛,商品交易總額屢創新高,電子商務技術和交易模式在社會各個領域的應用逐步拓展和深化。現階段電子商務在線交易正在與傳統實體經濟全面深度融合,進入了爆發性增長和發展時期,對經濟生活及個人購物行為等的影響不斷增大。
跨境電商作為電子商務發展的最新領域,已經成為了中國對外貿易增長最新和最快的領域。在經濟、信息全球化和全球經濟一體化高度發展,以及電子商務在全球范圍極受歡迎的大背景下,我國的企業應抓住跨境電子商務機遇,促進轉型升級。
跨境電商憑借線上交易、非接觸式交貨、交易鏈條短等優勢在穩外貿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額為2.11萬億元,同比增長9.8%,其中,出口額為1.55萬億元,同比增長11.7%,進口額為0.56萬億元,同比增長4.9%。
圖表:2018-2022年跨境電商行業市場發展規模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研究院
從國內區域來看,東部沿海仍是我國跨境電商的集聚區。2022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排名前五的省份為:廣東、山東、浙江、福建、江西,占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的69.7%。中西部地區的跨境電商增速較快,2022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增速排名前五的省份為:云南、青海、河北、內蒙、四川。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8年中國跨境電商行業深度調查與投資分析報告》顯示:
雖然越來越多的中國跨境賣家在追求更高利潤的驅動下,建立起了自有品牌,并將品牌在諸如亞馬遜、eBay等平臺和官方網站上進行宣傳和推廣,但在未來較長的一段時間內,出口跨境電商的主體形式依舊會是B2B,因為B2B訂單量較為穩定且交易金額巨大。當然,業務量會逐漸由B2B向B2C甚至是F2C進行轉移,有野心的中國賣家可以提前做好思考和布局。
跨境買家的年齡大部分集中在23-45歲之間,以高職位、高學歷、高薪資的人群為主,基本上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中產階級,他們對價格的敏感度不是太高,反而對購物體驗和產品品質特別在意,他們比較愿意嘗試新鮮事物,消費升級的愿望比較強烈,更加傾向于購買價格合理、質量卓越、功能實用的商品。
中國商務部最近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2.38萬億元,同比增長15.6%。其中,出口1.83萬億元,同比增長19.6%。這一數據揭示了中國外貿出現的一些新變化。其中,跨境直播帶貨等數字化外貿方式正成為一些外貿企業獲取訂單、推動品牌“出海”的重要途徑。業內人士認為,跨境直播帶貨等外貿新業態的蓬勃發展,對于推動中國外貿保穩提質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從市場規模和增長來看,全球電商市場雖然在增速放緩,但依然保持增長態勢。其中,中國跨境電商行業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高速發展后,現在面臨著營收普遍下滑、成本上漲和利潤下滑的雙重壓力。這主要是由于中美貿易沖突、俄烏戰爭等全球貿易環境的變化,以及平臺費用上漲、合規成本增加等因素所致。
隨著全球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中國跨境電子商務市場也呈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由于中國擁有龐大的制造業基礎和完善的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加上政府對跨境電子商務的政策支持,預計未來中國跨境電子商務市場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跨境電商行業依然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全托管模式的出現為中國出海企業提供了新的選擇,降低了出海門檻。新興平臺和新興市場也為中國出海企業帶來了新的希望和方向。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不斷變化,跨境電商行業將繼續發展壯大。總的來說,跨境電商行業市場現狀呈現出既有機遇又有挑戰的局面。雖然面臨一些經營壓力和宏觀經濟因素的影響,但行業的發展潛力和前景依然廣闊。對于跨境電商企業來說,需要緊跟市場變化,加強技術創新和品牌建設,以應對挑戰并抓住發展機遇。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4-2028年中國跨境電商行業深度調查與投資分析報告》。
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