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芯片也被稱為AI加速器或計算卡,即專門用于處理人工智能應用中的大量計算任務的模塊(其他非計算任務仍由CPU負責)。當前,AI芯片主要分為 GPU 、FPGA 、ASIC。AI的許多數據處理涉及矩陣乘法和加法。大量并行工作的GPU提供了一種廉價的方法,但缺點是更高的功率。
具有內置DSP模塊和本地存儲器的FPGA更節能,但它們通常更昂貴。技術手段方面AI市場的第一顆芯片包括現成的CPU,GPU,FPGA和DSP的各種組合。雖然新設計正在由諸如英特爾、谷歌、英偉達、高通,以及IBM等公司開發至少需要一個CPU來控制這些系統,但是當流數據并行化時,就會需要各種類型的協處理器。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AI芯片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分析:
近兩年,隨著大家越來越意識到AI芯片對于算力的重要性,AI芯片這一賽道中的玩家也越來越多。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將開啟一個新的時代——算法即芯片時代。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此前該領域玩家眾多,作品也在不斷更新迭代,但到目前為止,完全符合描述和基準測試的AI芯片寥寥無幾。而依圖科技并非芯片創業公司,兩年前在進軍投入大、門檻高的芯片行業時,便選擇了高端玩家頗多的領域——自研云端 AI SoC,且在產品上正面PK英偉達(Nvidia),頗有要挑硬骨頭下手的意思。這意味著在當下全球人工智能進入第三次爆發期,中國人工智能企業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與世界巨頭處于同一起跑線。
傳統意義上,大多數對神經網絡的訓練和推理都是在云端或基于服務器完成的。隨著終端處理器性能的不斷提升,很多人工智能的推理工作,如模式匹配、建模檢測、分類和識別等逐漸從云端轉移到終端側。這主要有三點原因。首先,AI能力的端側遷移是用戶使用場景所需的必然結果。數據由云走向邊緣。IDC數據統計,未來幾年內邊緣側數據將達到總數據量的50%,這些數據由終端采集和產生,也需要端側AI芯片就近分析處理。其次,AI能力的端側遷移亦是提升人工智能用戶體驗的重要方式。在端側,人工智能關鍵優勢包括即時響應、隱私保護增強、可靠性提升,此外,還能確保在沒有網絡連接的情況下用戶的人工智能體驗得到保障。最后,AI處理能力的端側遷移是人工智能數據隱私保護的需要。
當前,美國政府對我國芯片出口管制的層層加碼對國產AI芯片行業既是挑戰又是機遇。從產業發展的整體視角來看,亟需構建一個中立、客觀并具有權威性的評測體系,為各種芯片提供一個公平競技的舞臺和場景匹配的渠道。
在2023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人民日報社傳播內容認知全國重點實驗室(人民網)與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共同發起的“智越計劃”提出,要共同推動建立包含人工智能芯片性能評測、場景評測與綜合評測的整體評估評測標準體系。其中的場景評測就是測試不同人工智能應用場景中各款芯片的實際使用效果。
“智越計劃”將最終形成針對特定應用場景的綜合報告和產品推薦目錄,從而助力優化市場供需匹配,為政府、企業和研究機構建設智算中心提供芯片選型的重要參考和決策依據。
隨著AI技術的飛速進步,市場對芯片產品的性能、穩定性和適用性有了更高要求。一個科學完善的評測體系將有效地指引企業研發方向,推動生態的繁榮發展和行業的整體進步。
AI 成為百度的增長新動力
2 月 28 日,百度發布 2023 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2023 年總營收達 1345.98 億元,同比增長 9%;歸屬百度的凈利潤(non-GAAP)287 億元,同比增速達 39%;四季度營收 349.51 億元,同比增長 6%,歸屬百度的凈利潤(non-GAAP)77.55 億元,同比大漲 44%。2023 年,百度全年營收和利潤均超市場預期。
自發布以來,百度不斷降低文心大模型的推理成本,目前已降低至去年 3 月版本的 1%。隨著推理成本的降低,越來越多的用戶和企業開始使用文心大模型,2024 年生成式人工智能與基礎模型業務將為我們帶來數十億元人民幣的增量收入,這也將為我們的總收入帶來正向影響。
李彥宏表示目前,我們手上的芯片足夠支撐文心一言4.0 版本升級至更高水平。正如我們之前所提到的那樣,我們希望以 產品應用的方式不斷迭代文心一言,以用戶需求為導向,通過收集用戶反饋不斷改進、調整我們的模型。當然,其迭代方向可以是多模態、代理、提升可靠性等等。
AI 成為百度的增長新動力。財報顯示,四季度,百度核心收入為 275 億元,同比增加 7%,超出市場預期的 273.1 億元。其中,在線營銷收入為 192 億元,同比增長 6%,而非在線營銷收入為 83 億元,同比增長 9%,主要由于智能云業務。
“AI芯片第一股”寒武紀(688256.SH)連年虧損
1月30日晚間,寒武紀發布2023年年度業績預虧公告。預告顯示,寒武紀預計去年預計實現營業收入6.8億元-7.2億元,較2022年同期略有降低。預計歸屬凈利潤虧損7.56億元-9.24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虧損收窄26.47%到39.84%。扣非凈利潤虧損9.45億元-11.55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虧損收窄26.87%到40.17%。
總體而言,寒武紀的虧損較往期已有所降低,但營收依舊趕不上虧損。此外,這也是寒武紀成立7年以來首次營業收入發生下降,也是寒武紀連續虧損的第七年。
中信證券報告指出,當前,除寒武紀之外,在云端智能計算市場和邊緣智能計算市場中,目前市場份額主要由英偉達等企業所占據;在智能計算集群系統市場,基于英偉達GPU產品的集群占據市場優勢地位。與英偉達等行業巨頭相比,寒武紀存在一定競爭劣勢。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行業飛速發展,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作為“AI芯片第一股”的寒武紀在商業化上仍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AI芯片產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AI芯片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