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重慶市租賃住房貸款支持計劃試點暨住房租賃基金首批收購項目簽約儀式舉行。本次簽約的重慶嘉寓房屋租賃公司、重慶建渝住房租賃基金共收購7個項目,合計4207套房源,投入市場后將有效滿足廣大新市民青年人多層次住房租賃需求。
近年來,隨著國家層面對房地產市場發展方向逐步清晰化、規范化引導,租購并舉制度成為整個房地產市場發展新的指導思想,這也讓住房租賃成為市場廣泛關注的焦點領域。
伴隨著城鎮化進程加速、城鎮居民家庭結構調整以及購房成本的攀升,中國住房租賃需求展示出強勁的基本面,在提供廣闊市場前景的同時,也為住房租賃運營模式和運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住房租賃市場是房地產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和人口流動性的增加,住房租賃市場逐漸繁榮起來。住房租賃方式包括散租、整租、長租等。其中,長租公寓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租賃方式,受到年輕人的青睞。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中國住房租賃行業競爭格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
2022年住房租賃相關政策更是密集出臺。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統計,截至2022年6月份,全國有超80個省市出臺了關于推動保障性租賃住房發展的地方性文件。
“十四五”期間,全國40個重點城市計劃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650萬套(間),其中,2021年已完成94.2萬套(間),2022年計劃籌集240萬套(間)。除40個重點城市之外,另有34個城市公布了“十四五”期間保障性租賃住房籌集計劃,共約123萬套(間)。
長遠來看,“房住不炒”依然是房地產行業中長期的基本制度,2023年房地產行業的整體政策走向預計依然是“以穩為主”。
我國中長期城鎮化潛力仍然巨大,疊加家庭小型化和流動人口總量提升共同支撐租賃住房需求穩定增長。
據中國社科院預測,2030年我國城鎮化率預計提升至72.1%,對 應城鎮人口約10.5億人,較2021年將新增 1.3 億人。截至2020年,我國城鎮家庭戶戶 均人口降至2.57人,城鎮流動人口提升至3.31億人,10年年均新增流動人口 1,438 萬 人。
長期來看,經濟、政策大環境仍將鼓勵整個住房租賃行業向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因此,預計未來,中國住房租賃行業仍有可觀的市場增長空間,到2025年中國住房租賃行業市場規模有望達到3.28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7.99%。
1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于金融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提出加強住房租賃信貸產品和服務模式創新;滿足團體批量購買租賃住房的合理融資需求;支持發放住房租賃經營性貸款等共計17項內容。
《意見》明確,支持住房租賃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金融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應突出重點、瞄準短板,主要在大城市,圍繞解決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住房問題,支持各類主體新建、改建和運營長期租賃住房,盤活存量房屋,有效增加保障性和商業性租賃住房供應。
《意見》明確,重點支持自持物業的專業化、規模化住房租賃企業發展。建立健全住房租賃金融支持體系,以市場配置為主。
住房租賃金融業務要嚴格定位于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不得為短期投機炒作行為提供融資。住房租賃金融產品及服務應與其他住房金融產品及服務明確區別,嚴禁以支持住房租賃的名義為非租賃住房融資,嚴禁將住房租賃金融產品違規用于商業性房地產開發。
方正證券認為,住房租賃商業模式已初步跑通,疊加更大力度的金融支持,存量房屋將被有效盤活,配租型保障住房將有效增加,助力加速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住房租賃行業的發展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機遇,但也面臨著一些挑戰和問題。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需要共同努力,推動住房租賃市場的健康發展。
住房租賃行業需要提高服務質量和專業化水平。企業需要加大投入,提高服務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服務意識,提供更加安全、舒適、便捷的居住環境和服務。同時,企業還需要加強內部管理,建立完善的服務質量評估體系,提高服務質量和客戶滿意度。
住房租賃行業還需要加強科技創新和互聯網技術的應用。通過科技手段提高租賃市場的透明度和效率,為租客和房東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例如,建立住房租賃平臺,提供租賃信息發布、在線簽約、支付租金等一站式服務,降低交易成本和風險。
住房租賃行業的發展狀況與政策、經濟和社會環境等多方面因素密切相關。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中研網撰寫的住房租賃行業報告對中國住房租賃行業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市場供需形勢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從行業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及技術環境等方面分析行業面臨的機遇及挑戰。
同時揭示了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政府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想了解關于更多住房租賃行業專業分析,可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中國住房租賃行業競爭格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同時本報告還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