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監測是對海洋環境進行的監測活動,主要目的是了解海洋環境的變化情況,以及評估人類活動對海洋環境的影響。它涉及多個方面,包括海洋環境監測、海域使用動態監視監測等。海洋環境監測是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有效地進行海洋環境監測,通常會使用各種技術手段和設備,如衛星遙感、無人機、海洋浮標、水下機器人等。這些技術和設備可以幫助科學家收集關于海洋環境的大量數據,包括海洋溫度、鹽度、流速、流向、生物量、化學污染物濃度等。
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創建于1959 年,是生態環境部直屬的國家級業務中心,肩負我國海洋環境監測、海域使用動態監視監測兩個監測體系的業務組織與管理。主要業務領域包括:全國近岸海域生 態監控區監測、赤潮監控區監測、陸源入海排污口監測、污染現狀與趨勢性監測、海域使用動態監視監測、主要海洋功能區監測以及監測質量控制與質量保證等,同 時還開展涉及海洋環境保護、海域使用管理等領域的基礎科學研究和相關技術的開發工作。
過去,海洋生態環境監管主要依靠船舶巡航、調查監測等手段,監管頻次和效能十分有限,而且容易受到海況、天氣、船舶硬件等影響。隨著科學技術的持續發展,我國海洋環境監管手段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如今,海洋生態環境監管創新應用了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航跡數據、海洋傾倒區監測數據等,開發了海洋傾廢監管系統,在辦公室和電腦前就能及時發現疑似違規傾倒廢棄物的船舶線索,并向中國海警局推送線索,實現了海洋傾廢活動的非現場監管。
中國海警局注重科技賦能,構建了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工作的“陸海空”立體監管模式,比如深化“互聯網+”傾廢執法監管,構建“生態云”平臺等,及時發現并處置違法違規的傾廢活動;綜合運用小目標雷達、視頻監控、船舶動態監控等系統,及時掌握海上情況變化,協調相關部門定期開展重點海域衛星遙感監測,強化重點部位和目標監控等。利用無人機對海灣內的重要典型海洋生態系統、岸灘垃圾分布情況等開展監測,及時獲取有關信息。
各地也在創新海洋監管手段,比如福建省定期調度無人機和岸基攝像,對重點區域的海漂垃圾、陸源入海污染物進行監測;浙江省建設實施“數字鳥島”智慧監測體系,遠程實時監測中華鳳頭燕鷗等鳥類,實現了鳥類保護的數字化和智慧化。
2023年8月9日,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環境減災二號F星。生態環境部將會同相關科研院所和沿海地區,用好環境減災二號F星等監管信息數據源和其他監管新技術,為應對突發環境事件、污染事故和重點風險源調查等提供技術支撐,提升海洋生態環境治理能力。
2020年我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整體穩定,海水環境質量總體有所改善,符合第一類海水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占管轄海域的96.8%,同比基本持平。我國劣四類水質海域面積為30070平方千米,較上年同期增加1730平方千米,同比增長6.1%,主要超標指標為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2020年,渤海未達到第一類海水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為13490平方千米,劣四類水質海域面積為1000平方千米;東海未達到第一類海水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為48000平方千米,劣四類水質海域面積為21480平方千米;黃海未達到第一類海水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為25360平方千米,劣四類水質海域面積為5080平方千米;南海未達到第一類海水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為8080平方千米,劣四類水質海域面積為2510平方千米。
加強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2022年以來,我國以美麗海灣建設為主線,以海洋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推動海洋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2022年,一類水質海域面積占我國管轄海域面積的97.4%;近岸海域水質優良(一、二類)面積比例為81.9%,同比上升0.6個百分點;海洋生態系統健康狀況總體改善。遼寧、江蘇、海南等8個沿海省份印發省級美麗海灣建設方案或建設要求。《“十四五”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提出的6項指標和1682項重點任務措施整體進展順利。根據2022年近岸海域水質監測評價結果,283個海灣中,有144個海灣水質優良面積比例超過85%,有90個海灣水質優良面積比例較2021年提升。
遼東灣、渤海灣、萊州灣、黃海北部、長江口、杭州灣和珠江口等近岸海域仍存在劣四類水質分布,主要超標指標為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海洋氮磷污染來源廣泛復雜、陸海壓力疊加,將按照有關規劃計劃作出的安排部署,強化沿海城鎮污水收集和處理設施建設等重點任務,加快推進《重點海域綜合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實施,持續推進入海河流總氮削減工程等措施,逐步改善近岸海域生態環境質量。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海洋監測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
近年來,隨著業務領域的不斷拓展,監測中心以發展監測與評價技術為基礎,以監測業務化為核心,以滿足國家海洋環境管理需求為導向,形成了海洋生態一海域使 用一環境綜合監測的能力。監測中心編制的各類監測產品為國家或區域海洋經濟發展規劃、海洋功能區劃、重點海域環境保護規劃的制定,海洋環境災害減輕對策的 提出,以及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行動的決策等均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目前,監測中心正逐步發展成為監測人員崗位化、監測工作業務化、監測組織系統化、監測服 務社會化的國家級專業化權威性社會化機構。
“全球海洋立體觀測網”,就是要集合海洋空間、環境、生態、資源等各類數據,整合先進的海洋觀測技術及手段,實現高密度、多要素、全天候、全自動的全球海洋立體觀測。它將在海洋經濟發展、海洋科學研究、海洋防災減災、海洋污染防治和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等多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目前,全國已形成國家、省、市、縣4級環境監測網絡,共有專業、行業監測站4800多個,其中環保系統2200多個監測站,行業監測站2600多個。開展海洋環境監測的300多個,主要隸屬于國家海洋局、海軍、地方省市。海洋監測還可以幫助人們了解海洋生態系統的健康狀況,預測海洋環境的變化趨勢,以及評估人類活動對海洋環境的影響。這對于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制定合理的海洋資源開發政策、預防海洋災害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此外,海洋監測還可以為海洋科學研究提供重要的數據支持。通過對海洋環境的長期監測,科學家可以研究海洋生態系統的演變規律,了解海洋與全球氣候變化的關系,探索海洋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途徑等。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4-2029年海洋監測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