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系統技術融合了微電子、微機電和微光電技術,通過系統架構和軟件算法,將微傳感器、微控制器、微執行器、微能源及各種接口等構成一體化軟、硬件多功能集成,采用微納制造及微集成工藝實現系統結構的微納尺度化。它被公認為21世紀的革命性技術之一。
微系統具有高集成度、微小型化、低功耗、高可靠性、高效率等優點。微系統技術上的新材料、新方法、新工藝等技術變革必將對軍民兩用的系統研發和制造帶來顛覆性影響。
與傳統裝置相比,微系統由于將各種功能高度集成,廣泛應用于儀器測量、無線通信、軍事國防、生物化學、能源環境等領域。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微系統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毫米波微系統是集微電子、芯片、結構、散熱、軟件算法等技術于一體的高密度綜合集成技術,涉及技術學科眾多、系統集成復雜、工程化難度高,需通過不斷的技術積累和迭代。因此,在研制和生產過程中,需要同時具備系統設計、芯片設計、封裝工藝、先進制造等方面的能力建設和經驗積累。
微系統涉及微處理器、微機電系統、微電子、微集成等多個技術領域。近年來,微系統相關技術發展迅速,微系統集成方法與工藝有了新的突破,微電子器件特征尺寸繼續減小,微處理器、微射頻器等性能進一步提升,碳化硅與氮化鎵等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器件日益成熟并進入應用階段,為微系統技術發展提供了有效支撐。
國內微系統行業相關企業約有251家,微系統行業的供給能力在不斷增長。國內微系統行業市場規模約為642.9億元,微系統行業增長速度較快。微系統產品的凈利率約為9.85%,在大多數微系統行業中處于中上水平。中國微系統行業的速動比率約為1.46,微系統行業償債能力相對較高,中國微系統行業的總資產周轉率約為0.39,較2019年有所下滑。
微系統技術的發展主要集中在MMIC、MCM、MEMS、SOC、SIP等技術上,其中又以MEMS為主。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已經成為了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生產市場,所衍生出的集成電路產品需求與日俱增。根據ICInsights的統計,中國集成電路市場規模從2010年的570億美元增長至2021年的1870億美元,CAGR達11.41%,2026年市場規模有望達2740億美元,市場增長空間廣闊。
集成電路產業是國家戰略性產業,集成電路芯片被運用在社會的各個角落,只有做到芯片的“自主、安全、可控”才能保證國家信息系統的安全獨立。目前我國絕大部分的芯片都極其依賴進口,部分國產芯片也都建立在國外公司的IP授權或架構授權基礎上,核心技術和知識產權具有著較大的技術風險。因此,國內市場對國產芯片的“自主、安全、可控”提出了迫切的需求,為全自主可控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提供了發展空間。
射頻模擬芯片及微系統的設計屬于高新技術產業,其工作內容的專業性、復雜性、系統性、先導性特征,決定了企業進入該行業需突破極高的技術壁壘。再加上射頻模擬芯片及微系統的輔助設計工具少、測試驗證周期長、人才培養困難,芯片工程師不僅要熟悉集成電路設計和晶圓制造的工藝流程,還需要熟悉大部分元器件的電特性和物理特性,使得行業技術壁壘進一步升高。
微系統行業對于投入資金的要求較高,所以行業的整體負債情況偏高,同時行業對于現金的吸納能力較強,貨幣資金較高。在微系統行業中,產品的研發需求較高,對相關技術設備的投資較高,行業的固定資產占比較重,行業運營能力相對較弱。
從全球各領域建設的現實需求來看,微系統技術正向多功能一體化、三維堆疊、混合異構集成、智能傳感等方向發展;微系統產品也正從芯片級、部件級向復雜程度更高的系統級應用發展。
現階段我國將“制造屬于自己的微系統”作為我國微系統的發展目標,將在微系統利用現有資源和借鑒國外先進技術經驗的同時進行自我創新,在微系統行業研發和生產方面不懈努力,早日實現我國的微系統行業繁榮發展。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本研究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咨詢公司領銜撰寫,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家經濟信息中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海關總署、全國商業信息中心、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中國行業研究網、全國及海外多種相關報紙雜志的基礎信息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和數據,客觀、多角度地對中國微系統市場進行了分析研究。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微系統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