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加碼衛星通信。2024年2月4日晚間,中國移動召開發布會宣布,搭載其星載基站與核心網設備的兩顆低軌試驗衛星已于2月3日成功發射并順利入軌。中國移動稱,該雙星試驗系統是全球首套面向5G演進及6G的天地一體星上處理驗證系統。
衛星通信是利用衛星轉發器作為中繼反射或轉發無線電信號的通信方式。衛星系統包括空間段、地面段、用戶段,空間段由不同軌道、用途、頻段的衛星構成;地面段指在地球表面的無線電通信站,包括地面站、機載站和船(艦)載站,負責衛星信號接收處理以及衛星姿態的控制等;用戶段包括不同類型的用戶設備。
衛星通信系統一般按照其運行的軌道分為同步軌道(GEO)、高橢圓軌道(HEO)、中軌道(MEO)和低軌道(LEO)等系統。各個軌道因其自身高度的不同具有不同的通信特點:同步軌道的高度約為36000km。其技術成熟,通信距離遠,單顆衛星覆蓋面積大,約3-4顆即可覆蓋全球,但對高緯度地區覆蓋力較差,長距離對信號的傳播時延和干擾也有很大影響。典型系統為VSAT系統。
按照通信衛星運行的軌道不同,衛星通信(系統)可分為:低軌道(LEO)衛星通信:LEO衛星較小,運行于距地面500-2000km的軌道上,具有傳輸時延(Starlink雙向通信時延為50-70ms)、覆蓋范圍、鏈路損耗、功耗較小等特征。典型系統為美國銥星通訊公司(IRDM)的第二代銥星系統。中軌道(MEO)衛星通信:MEO衛星運行于距地面2000-20000km的軌道上,其傳輸時延(MEO衛星系統O3b雙向通信時延約為300ms)、覆蓋范圍、鏈路損耗、功耗大于LEO但小于GEO。典型系統為英國Inmarsat公司的國際海事衛星系統。高軌道(GEO)同步衛星通信:GEO衛星運行于距地面35800km的地球同步靜止軌道上。傳統的GEO通信系統的技術最為成熟,但由于存在較長的傳播時延(雙向通信時延500ms以上)和較大的鏈路損耗,在實時通信中存在顯著的延遲。
從衛星制造行業來看,傳統大衛星的研制周期一般需要5年左右,而且項目投資大、發射費用高、項目風險大。小衛星研制過程主要采用先進成熟的技術以及科學、合理的管理手段,使得小衛星的研制周期一般為2年左右,研制成本大大降低。通過一箭多星技術大幅度降低了每顆小衛星的平均發射成本。
從整個衛星通信行業來看,行業主要受到宏觀經濟波動影響,與國家固定資產投資的宏觀政策相關,周期性較為明顯。目前,國內商業衛星通信行業整體發展較為緩慢,尚處于初期階段。商業運行主要在參考國外商業衛星通信行業的發展經驗,隨著近些年世界各國開始對太空的開發,商業衛星通信開始成為未來通信的競爭焦點。
全球衛星通信發展主要經歷了3個階段:20世紀80年代到2000年,衛星通信與地面通信處于競爭階段,為第一階段;2000年到2014年,衛星通信進入對地面通信網絡的補充階段,為第二階段;2014年至今,衛星通信進入與地面通信網絡的融合階段,為第三階段。衛星通信與地面通信互補合作、融合發展的定位,給衛星通信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和市場前景。
與國際先進國家比較,我國衛星通信行業發展時間上相對較晚,但是發展較快。隨著我國國家持續出臺多項政策措施鼓勵推動衛星在各行業的規模化應用、商業化服務及國際化拓展,我國衛星通信行業面臨重大的發展機遇。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衛星通信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顯示:
衛星互聯網的定義衛星互聯網是指利用衛星星座實現全球互聯網無縫鏈接服務,能夠作為地面通信的補充手段實現用戶接入互聯網,具有通信覆蓋廣、容量大、不受地域限制、具備信息廣播優勢等特點。衛星互聯網的發展歷程衛星互聯網已有近30年的發展歷史,主要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
近年來,在谷歌、臉書等互聯網巨頭的推動和支持下,美國Space X、OneWeb等創新型企業紛紛啟動建設由低軌小衛星組成的星座系統,積極搶占太空互聯網接入新資源,引發全球性發展熱潮。美國、中國和歐洲國家的傳統航天企業借助云平臺、大數據、天地一體化、物聯網、5G等新技術快速發展精細化、個性化的衛星通信服務;一大批新興商業航天企業及服務也迅速涌現。
根據美國衛星產業協會(SIA)2022年7月發布的《衛星產業狀況報告》,2021年全球衛星產業總收入達到2790億美元,同比增長3.25%,該市場規模包含衛星服務業、地面衛星設備業、衛星制造業、衛星發射業四大板塊。2021年,全球在軌運行衛星中,通信衛星市場規模占比達到65%。經測算,2021年全球衛星通信行業市場規模約為1816億美元,同比增長24.28%,2017-2021年市場規模復合增速達到11.98%。衛星產業規模整體平穩,地面設備制造業收入占比逐漸提高。
根據SIA的數據,衛星產業2022年的收入約為2811億美元,2018-2022年的CAGR約為0.33%。根據SIA的分類,衛星產業包括:衛星制造業、發射服務業、地面設備制造業、衛星服務業、衛星可持續性活動(2022年新增)五個領域。
全球衛星新發射數量穩定增長,商業通信應用占比持續提升。根據SIA的數據,到2022年底在軌運行衛星有7316顆,其中2018年在軌衛星數量有2103顆,CAGR約為36.58%,呈高速增長態勢。根據應用分,2022年在軌衛星有63%用于商業通信,該比例較2018年增長35個百分點。中國衛星通信產業市場規模不斷創新高,2021年我國衛星通信行業市場規模為758億元,2015-2021年的復合增長率為8.7%,2022年中國衛星通信產業市場規模達到798億元。
隨著人們對衛星通信的需求不斷增加,衛星通信行業的市場規模將不斷擴大。例如,在航空、海洋等領域的通信需求將不斷增加,同時,隨著全球互聯網的普及和發展,衛星通信也將成為實現全球互聯網覆蓋的重要手段。衛星通信技術不斷創新,推動了衛星通信行業的發展。例如,更高頻段、更高速率的衛星通信系統的出現,將提高衛星通信的帶寬和傳輸速率;同時,低軌衛星通信系統的出現,將為全球衛星通信提供更加靈活和可靠的選擇。
隨著衛星通信行業的發展,相關的產業鏈不斷完善。從衛星制造、發射服務、地面設備制造到衛星運營和服務等環節,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這為行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良好的生態環境。然而,衛星通信行業的發展也面臨著一些挑戰。例如,市場競爭激烈、技術難度大、高昂的制造成本和運營成本等。因此,企業需要加強技術創新和成本管控,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以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和行業競爭的挑戰。綜上所述,衛星通信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廣闊,但仍需不斷創新和提高自身競爭力。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4-2029年中國衛星通信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
相關文章推薦: